不過,尹喜與道家有大因果,老子也不好說什么,只能傳音尹喜,讓其隨他一起修煉。
事情本就匆忙,而老子又不喜周安搶機緣,所以就沒有搭理他。
周安得到至寶,卻失了追隨老子的機會,真可謂天道循環,自有緣法。
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向門外走去。
尹喜走后,函谷關成為了周安的自留地,因為他在函谷關種種措施,讓全關將士對他很是信服,一時他成了這里的話事人。
可周安畢竟要修煉,哪里會為這些凡事耽誤時間,最后關令一職,被他指派了尹喜的弟子接任。
來到大殿,周安一馬當先的坐在首位,尹喜的弟子見狀,立刻起身行禮。
周安看了眼,下方面容有些丑陋的尹喜弟子,眼中并沒有厭惡,反而甚是欣賞。
尹喜離去十年,他與王禪相處,竟比尹喜還要長。
而這十年,也是他充當老師的角色,教了王禪不少現代知識。
王禪也是天資卓越,全部融匯貫通,這讓周安驚為天人。
如今周安要離去,最不舍的就是這個類似學生,又似朋友的王禪。
“王禪,你師一去十年,怕是已經有了自己的機緣。
你也不用再等,如果有緣你們自會相見。”
王禪其實也知道,老師尹喜可能真的如周師說的那樣,得了機緣,羽化成仙。
可是從小是尹喜培養的他,他怎么也想再見一次尹喜。
“弟子,明白。”
“哎,算了,你既然執意,我也不多說。
今日叫你來,主要是我也將要離去。”
離去?
王禪大驚,老師已經離開,怎么周師也要離開。
“周師……”
周安知道他要說什么,打斷道:“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十年前是你的老師。
如今我的緣法也至,所以你也不用過多勸說。”
“可……”
王禪想要說什么,卻又不知怎么開口。
周安搖頭,從懷里拿出兩部線裝書,遞向王禪。
“離別在即,不知道送你什么好。
我本身無長物,如今依然如此,現在只能借花獻佛,送你兩部心得。”
話落,周安指著兩本書,解釋道:“這一部,是你師尹喜悟《道德經》后,結合自己的的體悟,創作出的著作。
其內講述了他的理念,今日我為他取名《關尹子》,希望你能把它發揚光大。”
看著《關尹子》,王禪心里是歡喜的,可是周安的離去,讓他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這另一部,算是我給你的,我取名《道典》,是我觀《道德經》的體悟。
并且,書的最后,是我自己研究的一些東西,你如果看不懂,也不大緊,就當消遣娛樂吧。”
周安的《道典》,其實就是道德經的修煉部分,加上他上輩子的所見所聞。
吩咐完畢,周安也不扭捏,在王禪不舍的眼神中離去。
一出函谷關,周安心胸立刻寬廣,之前也是離開過函谷關,但那時他還沒有開啟修煉大門。
如今,他已經進階人仙,這讓周安信心滿滿,有種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感覺。
周安不由自主的吟誦起來。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王禪站在城樓之上,看著周安遠去,聽著周安的豪言壯語,一時心里激蕩。
自己的道又在何方?
王禪一時眼神迷茫,不過,很快他又看向手中的兩部書籍,信心大起。
老師與周師都乃奇人,自己得了他們的傳承,豈能辱沒兩位老師的教導,自己一定要萬世留名,讓兩位老師看到他們的弟子是多么的優秀。
就在這同一時間,兩個雄心勃勃之人,立下誓言,最終都成為一代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