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就算不給演員片酬,這些拍攝工具依舊得花錢。
幸虧現在是數字化拍攝時代
如果還是停留在膠片時代的話,一百萬根本不夠。
李謹言拿到這單子的時候臉都快綠了。
這家伙是準備把所有資金都用在器材上面嗎?
攝像機、照相機、定焦鏡頭、攝影云臺、滑軌、挑桿收音麥克風、跟焦器、升降機、搖臂、導演監視器以及各種各樣瓦數的燈。
光攝像機就涉及了三個不同的品牌,美其名曰任選其一就行。
“就算是租賃,這些東西價格也不會便宜到哪里去。考慮我們的預算,你把這些全都再精簡一點吧。”
學校器材的確會廉價出租,可長片電影的拍攝時間再壓縮也會有三四周時間,每天幾千塊燒著不是辦法。
任何一名工作人員都希望自己部門能夠得到更多的財政支持,任何裝備都不夠。
美術部門、服裝部門、道具部門、攝影部門盡可能準備充分。
可是總體預算在這里,李謹言必須要做出限制,否則肯定會中途停擺。
他根據自己的劇本里面涉及到的場景制定了簡單粗略的拍攝計劃,爭取將同一處發生的劇情同時拍攝,避免來回奔波。
基本上任何一部電影的拍攝都不會按照劇情發展先后順序,而是按照地點發生順序。
演員們都習慣這種碎片化、非線性的拍攝,并不會覺得有什么不對勁。
現在劇組還沒有正式搭建起來。
因此具體到某一天的日程暫時還沒有出來。
不過李謹言已經在自己電腦的表格上面做好了基本的設定,到時候跟制片人以及學校后勤那邊做具體的溝通磨合。
比如教學樓什么時間可供拍攝,學校操場、圖書館什么時候允許清場,又比如外景以及居民樓拍攝布景等等。
《青春派》講訴高三學生的故事,主要拍攝地其實就是學校、出租房等等,真正在城市或者其余地方的外景很少。
這就給了李謹言一個機會,無論刮風下雨,拍攝進度起碼不會推遲。
普通劇組還得考慮演員的檔期問題,有些演對手戲的演員的空閑檔期可能只有那么幾天,必須要安排在一起,盡快拍完。
他們這部戲目前來看,主要涉及的演員都是學生,只需要不跟他們的課表沖突就行。
“你現在準備做什么?”傅新好奇詢問道。
李謹言指了指表格,有些頭疼地說道:“我正在算每天需要拍攝幾頁劇本。我們劇本一共八十六頁,暫定三周也就是二十一天拍完,每天需要拍四頁左右。”
當然,這只是最粗略的計算。
因為每一頁劇本的拍攝內容跟拍攝難度肯定差異巨大。
有時候,一段話可能會拍很久很久。
而又有時候,兩頁劇本全是對話,可能一兩個小時就拍攝完成。
傅新看著對方電腦屏幕上紛繁復雜的表格,直接捂住腦門說道:“你們當導演的就這么麻煩嗎?我還以為拍電影其實不算太難呢。”
“如果有專業人士協助,那這些事情就不難。但我現在是孤家寡人一個,凡事都只能自己來。以后我一定要請兩個助理,一個打理生活,一個打理工作!”
李謹言信誓旦旦說著。
他其實之前預想過籌備過程很難很痛苦,沒想到每一步都如此艱難,根本就沒有任何一項是輕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