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條件有限,劇組并沒有組織拍攝什么定妝照,所以大家只有站在鏡頭前才知道拍出來會是什么樣子。
格外原生態。
同時又非常真實。
沒有刻意去做造型。
萬琳化好妝之后就來到了鏡頭前面,此時李謹言正在跟攝像師還有燈光師調整光線。
“萬老師,您這裝扮往這里一站就有范兒了。”
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不怎么上鏡,可是化完妝以及打光之后就變得光彩照人。
更別說萬琳這種天生大美人。
明明妝容以及發型以及服裝都是選的最普遍工薪階層樣式,依舊擋不住她的漂亮。
在影視圈有句話叫人保戲跟戲保人。
劇本寫得足夠出色,那么就可以給演員表演帶來一定的寬松度。哪怕表演上面只有70分,也可以在劇情影響下將整體帶到80分以上。
而如果劇本一般,但是演員貢獻了超神級表演,也可以讓一部普通電影變成讓觀眾難以忘懷的佳作。
李謹言希望萬琳能夠成為那種能保戲的演員。
用她的演技來帶動資金匱乏劇組其余成員。
明明只是拍一個學生作品,可萬琳竟然緊張得心跳加速。
她已經有十年沒有站在鏡頭前表演,平時都是教別人,如今輪到自己出演。
“李導,我想先練一下走位可以嗎?”
“當然可以,你排練排練。我們試拍一下,看看什么角度拍您最合適。”
電影放映標準格式是一秒二十四幀,也就是二十四個畫面,這些畫面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鏡頭。
萬琳扮演的撒老師要出演的就是第一次跟高三十二班的孩子們見面,同時也是男主角居然正式復讀的第一天。
教室使用時間有限,群演同學們也不可能一天到晚都來幫忙,所以這個場景要被集中搶拍。
萬琳扮演的撒老師聽見教室里鬧哄哄的聲音之后,就皺著眉頭從走廊里進來。
此時高三文科的教室本應該是朗朗讀書聲,此時卻各種吵鬧。
她冷著臉走進來,高跟鞋踩地聲格外清楚,同時嘴里還念叨著:“干嘛呢?”
原本鬧騰騰的學生們立即四散開來。
其實這個鏡頭非常簡單,就一句臺詞。
重點其實是引進撒老師這個角色,達到先聲奪人效果。
可李謹言看完萬琳的表演之后卻不由自主皺起眉頭,這表演方式好像有點架子,不夠自然。
與此同時,自己在拍攝的時候也覺得角度不對。
“班主任突然出現”這種行為應該是絕大部分學生的噩夢,大家最怕就是教室空氣突然安靜,扭頭一看發現班主任站在門口。
這才是真正的恐怖大片!
李謹言想要將這種班主任閃現的恐怖氛圍帶給電腦或者電視機前的觀眾,這樣更能增強代入感。
于是他找到了攝像師周銘,商量著說道:“暫停一下,我腦袋里面剛剛有一個思路。不拍撒老師是怎么走進來的,而是拍攝某位同學的視角,扭過頭去她突然就站在門口。”
班主任們都是練就了一身輕功,總是悄無聲息出現在前后門或者窗戶邊上。
“那要怎么拍?”周銘作為攝像師,就是要將導演提出來的各種奇思妙想實現,跟對方做好配合。
李謹言來到攝像機邊上,他簡單解釋道:“你從這個角度拍過去,用三分法構圖。左邊空出來,中間是曉凡,右邊就是門口的撒老師。等于是從居然的視角,穿過曉凡肩膀看向門口。”
三分法就是將畫面通過兩道豎線兩道橫線平均分成“井”字模樣。
畫面里的重要元素就在這些線條附近。
“這里再把曉凡的臉虛化,焦點放在撒老師身上。”
周銘很快就明白李謹言的意思,比了個OK手勢后就開始調整攝像機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