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跟營銷是兩碼事。
宣傳就是讓觀眾們知道自己是一部什么樣的電影。
而營銷就是向觀眾表明自己就是你們想去影院觀看的那部影片。
相對資深一些的觀眾會選擇等影片評價出來之后再去看電影,他們會根據專業評分網站豆丁網之類的評分做決定。
普通觀眾會根據購票平臺上面的評分選擇。
最初級的觀眾則是不管這些評分,只看影片的類型或者演員陣容,甚至他們進影院就是碰時間。
這個點進影院能看什么電影就選擇什么電影。
顯然《青春派》適合走口碑營銷以及情懷營銷這個路線,既省錢又有效果。
李謹言并沒有告訴對方自己已經剪輯了許多小視頻,就等著簽約之后交給專業人士進行投放。
“我會慎重考慮的安美影視的,希望有機會能合作。”
“當然。就算我們沒有在《青春派》上面達成一致,后面的影片也可以試試。”朱陽叮囑著說道:“距離畢業季越來越近,拖一天就少一天,你必須盡快做出選擇。”
李謹言點點頭。
他將這份合約拿在手上,里面各種規定寫得非常詳細。
不僅寫上了劇組各個工作人員的名字跟職位,還將影片的播放時間具體到了多少秒,甚至連發行電影區域也做了明確說明。
高考是華國學生們的必經之路,在海外市場反響可能平平,李謹言根本就沒有對海外銷售抱有多大希望,只是將發行權留在手中罷了。
除了這些之外,安美影視提供的合約還說了影片的發行時間為半年。
如果真要簽約的話,李謹言還希望在后面添加個違約條款,禁止安美影視在發行期結束之后繼續發行影片。
發行傭金10%,影片下映后90天內結清所有賬務,違約滯納金等等都有規定。
而李謹言這邊則是需要交付影片發行必須的素材跟資料,演員們也必須要配合發行方做宣傳。
權利義務都有明確規定。
從休息室出來后,李謹言發現放映廳內已經散場。
觀眾們消失不見,而學校的老師、領導還有嘉賓們則是三三倆倆聊天敘舊中。
趕時間的人已經驅車離去。
光影文化的副總顧文濤就是其中一員。
倒是謝波作為中戲的畢業學生之一還留在這里,他看見李謹言跟朱陽出來后就慢慢走了過來。
“這下你真的算有一點名氣了,接下來的路應該比較好走。”
謝波的表情中帶著些羨慕。
當初學導演系的他也有一個夢想,只是很快就意識到自己并不是那塊料。
現在看見小師弟成功引起這么多影視制作公司發行公司,哪里還能平靜下去,又不是滅絕人性了。
李謹言也有些苦惱,“還沒有到出名這個地步,他們也只是說說場面話而已。估計每年的新導演應該蠻多吧。”
“是不少,今年燕京電影學院那邊有兩個畢業生挺不錯。華青影業邀請其中一人執導投資超過八千萬華幣的懸疑片。”
中戲出演員,燕京電影學院出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