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仕宇在城里一個安裝公司打工,這段時間沒工程休假,正在馬道河街上打麻將,聽妹妹回來了,趕忙騎著摩托車趕了過來。
雖是堂兄妹,但兄妹倆感情很好,楊仕宇覺得她爸媽(他稱呼幺爹幺媽)有點過了,什么年代了,還這般死腦筋。
“你先去奶奶那里,看看幺爹幺媽的反應。”楊仕宇建議。
她點點頭,也只有這樣了。她奶奶就是瞎眼王婆子,住在老屋里,與楊昌貴和楊昌滿兩家的樓房只相距幾十米而已。
兄妹倆回到王婆子家里,王婆子開心得一雙瞎眼似乎都有了光芒,就說怎么這么久不回來?在外邊就這么忙?沒吃飯吧?餓了吧?奶奶給你做飯。
在自己家里,王婆子熟悉,做起事來看不出她是個瞎子。燒火做飯,擇菜炒菜,摸拿東西,動作自如。
王婆子現在還養豬,主要還是為了孫子孫女,常年在外的人都會好一口家鄉的口味。殺了豬后,她把豬肉制成臘肉臘腸,到后山上尋得柏樹,砍了回來,把臘肉臘腸熏個個把月,取下來,藏在谷倉里保存,就盼望著楊仕宇和楊雨倩兩兄妹回來。這就是對門的陳大玉所說家的味道,這也算是家的味道之一吧。她把臘肉煮了,臘腸蒸了,臘肉晶瑩透亮,臘腸唇齒留香,那味道相當的悠長。她最拿手的是腌豬下水,殺豬之后,把豬腸掛在房梁上,晾上幾天等表面的水分干了,取下來細細切了,在用面粉裹著揉搓,然后就放到下水罐子里,等著時間的作用。豬下水腌好后,會有一點酸味,然后和茄子一起煎熟,再混合后稍微加點水炆煮幾分鐘,香味會溢出很遠,直勾得人口水嘀嗒。
王婆子做好飯菜后,讓兄妹倆吃著,自己坐在一邊,臉朝著他們,聽著他們愉快的咀嚼聲,臉上皺紋散開又聚攏,始終無聲地笑呵呵著。
楊昌貴和楊昌滿兩兄弟們不在家,大門一直緊鎖著。
王婆子對孫女楊雨倩的事有些耳聞,她一般不干涉,知道自己這瞎婆子說話絲毫不管用,管了又會惹他們大小不高興,但安慰話還是得有的。
“倩啊,你爸媽的話可參考一下,但自己的事只有自己知道,日子也得以后你們慢慢去過,奶奶老了,只希望你們每次平平安安地回來,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在一起。不要想得太多,身體累了就回來休息一下,心要是累了,那可是得熬呢!什么事都得放寬心,什么事都會有解決的辦法的。”王婆子絮絮叨叨地,老人都是這樣,話有些道理,說得多了,就顯得嘮叨。
“我知道,奶奶。”楊雨倩伏在奶奶的身上,默默流淚。她陡然覺得,奶奶的嘮叨也是一種良藥,在慢慢縫合自己在外邊櫛風沐雨而裂開的傷口。
“等會你爸媽回來,就當什么事都沒發生過,父母的心吶,哪有不疼兒女的?!”王婆子叮囑了孫女一句。
楊雨倩點點頭。
太陽落山之時,楊昌滿和劉海霞回來了,楊雨倩迎上前去,一手拉著她爸,一手摟住她媽,又蹦又跳,叫著他們,又說又笑的。
楊昌貴夫妻倆沒想到女兒會回來,開始愣了一下,然后在女兒親熱的鼓動下,露出了笑臉。
“你這丫頭,瘋瘋癲癲的,哪像個女孩子的樣子,斯文一點。”劉海霞撫摸著女兒的頭,幸福地笑罵著。
“宇尕子,你妹妹回來了,晚上叫你爸媽過來吃飯。”楊昌滿吩咐一直緊張站在旁邊的楊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