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東伯候姜桓楚,以及如今的西伯候姬發相繼起兵之后,南伯候鄂崇禹也同樣按捺不住自己騷動的內心,于南疆起兵,同樣以清君側之名出兵伐商。
一時之間,天下八百諸侯,除了北方以崇侯虎為首的兩百諸侯外,天下諸侯盡皆背商。
殷商天下,一瞬間就仿佛變得搖搖欲墜了起來。
朝歌城。
亞相比干的府上。
商容和比干相對而坐,兩人的臉上滿是凝重之色。
本來嗎,沈歸的三道詔令剛傳下來的時候商容和比干還是挺高興的,因為沈歸的作為讓他們看到了機會。
但是他們還沒高興兩天,就被四面八方傳來的消息給搞暈了。
姜桓楚反了,姬發反了,鄂崇禹也反了。
雖然姜桓楚和鄂崇禹打的都是清君側的名號,但是不管是商容還是比干都不會天真的認為他們真的是為了清君側。
因此,面對現在這種四面楚歌的局勢,不管是商容還是比干都已經高興不起來了。
他們對沈歸懷有二心沒錯,但那也是限于殷商內部的權利爭奪。
就算他們有朝一日真把沈歸推下王位,那也是由子啟繼位,天下依舊還是殷商的天下。
可是現在,這些人卻是要推殷商的江山啊,這讓比干和商容怎么能高興的起來?
所以說,前兩天還高高興興的商容和比干現在罵人的心都有了。
只是不管他們現在怎么難受,最后他們卻是發現,面對現在的局面,他們居然一點辦法都沒有。
雖然商容過去和姬昌私交不錯,甚至他都差點成為姬發的老丈人,但是商容并不覺得他能說服姬發退兵。
至于姜桓楚和鄂崇禹,他們更是找不到說服這兩人退兵的理由。
另一方面,不管沈歸之前頒布的三道詔令有多么荒唐,都改變不了現在朝歌大權依舊掌握在沈歸手里的事實。
所以,就算商容和比干想從內部動手,也沒有那個能力。
就在比干和商容因為四方反叛而一籌莫展的時候,一道旨意卻是突然來到了比干府上。
沈歸召他們入宮。
收到這道詔書的商容和比干面面相覷,之前沈歸可是誰都不見的,他們完全想不到沈歸這個時候召他們進宮干什么。
只是不解歸不解,商容和比干最后還是入宮了。
與此同時,沈歸召商容和比干入宮的消息也是快速的傳遍了朝歌,一時之間又在朝歌當中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對于還忠于大商的臣子來說,他們覺得大王可能是終于要迷途知返了。
而對于其他一些人來說,卻是有些不以為意。
他們覺得天下八百鎮諸侯已經反了大半,現在這位大王就算是迷途知返也晚了。
當然,這些都是外界對于這次召見的猜測。
比干和商容進了宮,見到了沈歸。
與此同時,他們也看到了坐在沈歸旁邊的姜蕓。
在這一瞬間,比干和商容腦海中都閃過了無數的念頭,那些念頭不可思議到了極點,說出來恐怕會是驚世駭俗,所有人都不會相信。
可他們現在卻不得不相信。
如此巨大的矛盾,以至于他們連行禮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