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的宮門再次打開,奮斗了一上午的進士們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從宮門列隊而出。
蟾宮誰折桂,鰲頭獨占誰,三日后便可得知。
不過出來宮門的進士們一個個全都徹底放松了,因為十年寒窗,科舉考試,至此為止,全部結束了!
不管結果如何,反正都能上榜,又不刷人,考完便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大喜事!
必須要慶祝下,相約狀元樓走起。.......
殿試考后,進士們都回家放松去了。
他們所作的三十六份試卷經由受卷、掌卷、彌封后交由密檔封存,而后將會有貞觀皇帝李世民親自閱卷,閱卷時間為三天。
皇帝閱卷完后,會定下狀元、榜眼、探花的名次。這就是傳說中的御筆欽點狀元郎!
深夜,甘露殿中!
李世民拿起桌案上的考生試卷,大部分都僅是看了一眼,便隨手丟在一旁。
分成四份。覺得無聊的,丟到最遠處,下等。可以看一眼的,丟到稍近,中等。可以慢慢看的,放在近處,上等。需要琢磨好幾遍的,放在寶座臺上,評為優等。
這些年輕的舉子們太嫩了,大部分都是一些幼稚的治國政論,他看都懶得多看一眼。
“《仁德富國論》,崔元!”
李世民淡漠的看了幾眼,不屑的冷笑兩聲將這份試卷丟到了最遠處。仁德富國?
這才是世間最大的笑話,最無語的是,通篇論處,不僅不想著如何為朝廷增加稅賦,反而大肆評說,帝王不應該和百姓爭利,需要降低各種稅收。
如果朝廷真的這么干了,恐怕滿朝文武都得喝西北風了。這樣的言論,李世民能夠喜歡才怪。
只不過他想了想,最終還是嘆了口氣,將那份試卷重新拿了回來,猶豫片刻后,將試卷重新放到了近處,評定為上等。
沒辦法,他雖然看不上崔元,卻不得不考慮崔家,以及道家的影響力。作為崔家的嫡系長子,道家線人,會試中的甲榜前三名。
如果的在殿試中被打入下等行列,誰能夠愿意才怪,若是引起整個崔氏,道門的不滿,朝堂上又有的一番爭吵了。
所以為了耳朵清靜,還是違心一下吧!
“《欲要富國,首當撫民》,陳光蕊!”
“咦,有意思!不愧是佛門文淵羅漢,冠以文淵之名,又豈是簡單的。”
李世民看到這個策論標題后,略微提起了稍許興趣,然后繼續閱讀下去。
“愚民,撫民!”
“有意思,這觀點倒是和儒家的愚民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良久之后,李世民讀完文章后,眉頭忍不住舒展開來,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陳光蕊的撫民論很簡單,說白了就是王朝愚民政策的進階版,通過宣揚輪回的概念,讓底層的百姓心甘情愿的做牛做馬為王朝付出。
宣揚天命輪回論,今生苦難,是為前世贖罪,為來世積累陰德。長此以往,王朝百姓自然會接受朝廷的各種政策,不再偷奸耍滑,對朝廷的政令也將全面配合。
有了百姓的全力支持,朝廷自身也就會越發強大起來,繼而達到富國強國的目的。
不過,李世民很快又皺起眉頭來,因為這篇策論簡直就是披著儒家的皮,寫的佛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