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到后世一座座金身銅像或許算不得什么,但在現在這就是最值錢的東西了!
因為這個時候的錢財,本就是銅錢,尤其是大唐時期,金銀多于世族,富商在用,主要流通的貨幣便是銅錢。百姓用的東西。
而寺院中的一座座金身銅像本身就是金錢!
滅佛之后,所有的僧尼都將還俗,這無疑增添了許多人口、勞動力還有兵源。
這些僧尼還俗成家之后,還能繼續繁衍,繼續為社會增加人口,為朝廷創造稅收。
而那些空缺下來的寺廟內的一切物資都可以充作軍用。
正因為佛門存在的諸多弊病,以及滅佛的巨大好處,所以歷史上幾乎出現過多次的滅佛運動,其中最著名當屬“三武一宗滅佛”運動。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佛、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唐武宗李炎滅佛、后周世宗柴榮滅佛!
可惜,這些人的滅佛辦法不行,所以滅佛運動后不久,佛門便再次的死灰復燃,繼續毒荼天下百姓了。
秦凡的滅佛論很簡單,他并沒有告訴李世民要怎么滅佛。
僅是給李世民算了一筆賬,比如說大唐境內佛寺的數量,南朝四百八十寺,這都是九牛一毛。
《南史·循吏列傳·郭祖琛傳》記載,都下(金陵)佛寺五百余所,窮極宏麗。僧尼十余萬,資產豐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
不過金陵一郡之地,就有寺廟數百座!
大唐十道三百余州一千五百余縣,又能有多少寺廟!
這些寺廟又能給大唐增添多少財富,帶來多少人口!
秦凡相信,這筆賬李世民算得比自己更清楚。
李世民只要不傻,就能看到滅佛的種種好處,以及能夠收割到的海量財富。
寫下滅佛能給大唐帶來的好處之后,秦凡又寫了一些老生常談的節流開源之法,比如說興修水利,鼓勵養殖,鼓勵商賈等。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后面的幾條建議,都需要大量的錢財來實施。
而錢財又從何處來?熟悉李世民的秦凡不用多想,私庫是自己的,國庫才是國家的,唯有滅佛!
嗯,別管怎么說,反正只要滅佛就對了。
歸根結底,李世民雖為人王,但他也是人,他是自私的,他有錢,可他也想讓自己的人過上好日子。
所以李世民心動了,一大家子私庫養,富國要滅佛。
但隨后他便是反應過來,忍不住苦笑一聲。
“這臭小子,還真是給我出了一個難題,也是將自己往死路上逼啊!難道他就這么想要強大嗎?
我讓孔穎達給他傳的話,不僅沒有警醒他,還讓他更加瘋狂了。
虎哥,你也看看。”
李世民將其扔給了一旁的趙成虎,趙成虎一看也是愣神不已。
“唉!二爺,佛門不會殺他,你又不是不知道,至少一年之內他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以此刺激一下佛門也是好事。畢竟為此我們多付出了一個小世界,佛門應當給予大唐補償。
不然這滅佛暴富論還真的能用。”
李世民一陣沉思,深深的看了一眼趙成虎,看到他的目光稍微溫和了一點,也是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