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亞姐姐幫我。”
張新豁出去了,臉皮留著有啥用?
“我拍個電報回去問問,等我消息。”
留下這句話,尼亞·戈麥斯起身離開。
看著女人的背影張新心生愧疚。
世界上沒有只付出不求回報的...人際關系。
尼亞·戈麥斯先是給自己攤位、并免掉三個月租金。
之后更是借出自己的手槍。
對張新完全可以用‘大恩大德’形容。
該如何回報她呢?
想到這里張新腦袋靈光一閃,連忙叫停已經走到銀行門口的尼亞·戈麥斯。
“還有什么事情嗎?”
“三和城一直在引進人口,商業和工業因為增貸和減稅,也必將迎來發展期,但城區只有這么大,勢必會往一個方向擴容....”
女人眼睛越來越明亮,旋即笑捻如花道,“你的事情姐姐會辦好,放心吧。”
尼亞·戈麥斯是聰明人,她明白張新這是在還人情。
而且她立馬明白新城區未來的擴建方向。
三和城北面臨海,不會往海里擴建。
另外三個方向,其中往東、往南交通不理想。
只有往西,依托通往首都達加雅的土公路擴容最合理、成本最低。
這個年代公路經過的地方大都是平地,兩邊還都是農田和村落。
對某些有錢人來說不要太便宜。
可惜了張新,奈何兜里空空,只能用來回報尼亞小妞了。
次日。
尼亞·戈麥斯再次找到張新,并帶來一疊文件。
文件是貸款文件。
六臺機器、加運費總價2000盾,先息后本,每月還利130盾,一年后還本金。
她委托朋友代買、并從大洋彼岸的昂克魯發貨。
張新感激不盡。
巧合的是,六臺機器價格和商鋪價格、貸款利息完全一樣。
也是每月還利息130盾,一年后還本金,
壓力?
不存的!
前世被某花、某貝給練出來了。
心里這樣想,手下很老實。
張新又去買了一輛平板車,定制款、四輪、加長。
打算增加收入來源。
還記得三保廟門前有一個美食廣場,那里除了游人,還是練武人士的聚集地。
張新和楊黃狗推著平板車,天還沒亮就到了三保廟。
這里攤位不要租金,也就是說沒有攤擺門檻。
因此擺攤的人很多,一大清早人聲鼎沸。
沒有客人,都是擺攤小販。
因為是后來者,張新自覺往外圍排,結果...
三保廟西北方向是墓地。
張新的擺位和墓地挨在一起。
這叫什么?
鬼來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