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也想大展神威,但是因為政治原因,他只能防守,所謂工廠保護隊,擁有的權利和權限連偽軍都不如。
“老楊你派人去把這6處地點買下來,你自己回海上去保護油井不要被敵人破壞,打擊走私范圍適當收小。”
“是!”楊飛合收起地圖躬身抱拳。
支走楊飛合,張新看向孫立仁。
“你是新人,你的學生也是新人,2000士兵中只有1000緝私隊員打過槍,后勤也是臨時組成的,所有所有的權利都交給你,幫我守住煉油廠。”
孫立人抬手敬禮,顯的信心滿滿,轉身就要去工和。
“等等...”張新叫住他,“6月5日凌晨2點,叛軍會發動針對煉油廠的占領行動,這個消息很準。”
孫立仁不知道張新那里來的情報,但也沒多問,抬手敬了一個軍禮,表示知道了。
但是,張新擔心他不懂,強調道,“無論這一天是炮火連天、還是傳言說蘇巴諾已經死了,叛軍都會準時準點對煉油廠發動占領行動。”
孫立仁愣神一秒,因為張新說的太太太肯定,好像蘇巴諾聽他指揮似的。
不明原由。
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今天是5月30號,只剩6天,孫立仁感到時間緊迫。
還好這次帶來了很多建筑材料,還有劉花樓教出來的學徒,加上天氣炎熱,鋼混工事建筑會很快。
孫立仁把戰場后勤交給一個他看重的學生,自己跑去最重要的防守地點采石廠踩點去了。
張新依靠在貨車車門,看著他的學生工作。
這是一個皮膚略黑、身高約1.65、人瘦、精神氣足的青少年,今年才13歲,叫王興。
他此刻面對著六七千臨時后勤保障人員,80%唐山人、20%土人。
“會包扎、會打針、懂外科手術的人站出來。”
少年在前面喊,其他學徒用喇叭把他的話傳下去。
還真不少,男男女女走出來三十多人。
“你帶他們挑一間廠房組建戰地醫院。”王興看向他身后的一名學徒吩咐。
學徒抱抱拳,帶領三十多人離開。
“懂維護、維修機械的人站出來,無論是會修汽車、修船、修發動機、修自行車、摩托車,甚至是修鞋的都可以。”
這輪有一百多人站出來。
王興吩咐另一個學徒,帶他們組建維修部。
會做飯的有400多人。
又抽出700體強體壯的,每10人一組負責給一個排30人送飯、送藥彈。
抽出2000為建筑工人,聽從劉花樓學徒指揮修建、加固包括工廠在內的共10處工事。
還有四千多人。
每個學徒領一組200人,要么負責挖壕溝,要么負責搬石頭,從采石廠把石頭通過人抬肩扛、手推車、貨車,各種辦法送到需要修筑工事的地方。
一小時后,原本烏壓壓的人群消散一空。
本以為會混亂不堪,結果井然有序,通過直接安排學徒帶隊的辦法,實現了分工明確。
至于這些學徒本身的本事,可能不如那些臨時工。
有點粗制爛造的嫌疑,但眼下也沒時間去選賢能,能這樣,張新已經是老懷甚慰。
許多錢和心思砸下去,終于見到了‘苗’。
這些人培養起來都是忠心弟子,真正的自己人。
未來張家軍的根礎、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