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的蛻變,往往就不到這兩天的時間。
姚潔師妹此時正滿心歡喜的看著轉播畫面,她的眼神正在不停地找陸晨的位置……
何思榮,此時一直都在寢室。
她的眼前放著一臺電腦,也在播放著技能比賽。
“第一……居然是第一……”何思榮輕咬著下嘴唇,她對于這個結果是不愿意相信的。
同在心內八區,兩人的差距,難道越來越大了?
何思榮突然關閉了轉播的頁面,反而打開PubMed,繼續開始閱讀最新的醫學論文。
沒過多久,她又會有一篇核心論文要發表了。
“醫學最重要的就是論文,我要**文!”何思榮的心情慢慢開始平復下來,“技能考試第一又怎么樣,如果沒有論文,照樣無讀好的博士,照樣去不了頂級三甲醫院!一個月,只要一個月的時間,我就能將這篇中心核心發表出去!”
……
場內外,有人歡喜,有人愁。
不過對于此刻的陸晨來說,那都不重要了。
這兩天的比賽,不僅是身心的考驗,更是讓他融合到了團隊的配合中。
醫學,無論是技能的操作,還是臨床思維的模式。
很多時候都需要來多人、多學科的聯合治療。
這次考試,陸晨重新認識了自己身邊的這些人,包括谷新悅、王子豪等等。
他們很多時候都不起眼,都是平凡的那類人。
但是從今天之后,他們這支代表隊的每個隊員,都可能被京華醫科大學的人知曉。
江城某小區。
陸文國和羅美珍此時都是滿臉欣喜地盯著電腦屏幕。
即便被無數人不看好,他們仍舊相信著自己地兒子。
每天一大早,就打開了電視,端著一杯茶,等候。
他們兩人見證了,陸晨奪得第一的整個過程。
……
比賽成績公布之后,便是頒獎儀式。
此時主辦方江城大學的副校長李軍,親臨現場,給奪得前三的學校頒獎。
這種全國性質的醫學比賽,主辦方不會給予任何實質性的物質獎勵,僅僅給每個代表隊頒發了獎杯。
頒獎之前,副校長李軍,照例結束致辭。
“其實,每一屆的醫學技能比賽都被很多人詬病。說我們只注重形式和速度,其他什么不管,也不管患者的具體病情。”
“所以這一屆的比賽,我們將臨床實踐和題目相結合。一切操作都要以臨床為基礎,脫離了實際的操作,不僅不得分,有可能會倒扣分!”
“比如說半決賽中的三腔二囊管,我們變相考了適應癥;今天決賽當中的燒傷病人,考察過程中的臨床實習素養,相當重要!病人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二是活生生的人。在搶救過后,還要注意后期的防護。京華代表隊這兩點上,表現得極為出色!”
“這不僅僅是比賽!”
原本,京都大學院的成員都不太甘心,
不過聽完李軍的話,看著眼前播放京華醫科大學的操作片段,眾人心中默默有了結果。
京華醫科大學,其實多的就是一個對患者皮膚腐肉的處理!
不過,所有代表隊的成員都很服氣。
相對于技能稍顯得不熟練,這一個處理皮膚的操作,所占的比重明顯是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