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晨終于查看了一篇外文文獻。
其中患者的癥狀,和他上午碰到的這個女人的癥狀,有部分重疊了。
“患者嗜飲鮮血、懼怕陽光、尖牙、面色蒼白、……”
這活脫脫就是“吸血鬼”啊!
當陸晨把視線投向病例的診斷,她的病情一愣。
卟啉癥?
卟啉病,是由于血紅素生物合成途徑中的酶活性缺乏,引起卟啉或其前體,如δ-氨基-r-酮戊酸(δ-ALA)和卟膽原(PBG)濃度異常升高,并在組織中蓄積,造成細胞損傷而引起的一類疾病。
這個病,陸晨只是經過聽過一兩次這個名字。
至于卟啉癥,是什么病、什么癥狀,他完全不知曉。
陸晨繼續看文獻中對于卟啉癥的解釋。
卟啉是一種光敏色素,它會聚集在人的皮膚、骨骼和牙齒上。
大多數卟啉在黑暗中呈良性,不會對身體造成什么危害,但一旦接觸陽光,就會轉化為危險的毒素,吞噬人的肌肉和組織。
因此,卟啉癥患者像傳說中的吸血鬼那樣,只能生活在黑暗世界里,不能見光。
對于大多數卟啉癥患者,輸血和血紅素能夠有效緩解癥狀,并且到現在依然是主流的治療方法。
文中用了一次比喻。
古代的卟啉癥患者可以通過吸食或飲用鮮血來使自己感覺舒服一些——這很可能是吸血鬼故事的起源。
在大多數的吸血鬼傳說中,大蒜和十字架一樣,都被描繪為吸血鬼的克星。
“怎么還會厭惡大蒜啊?”
陸晨繼續往下看去。
卟啉癥患者也對大蒜深惡痛絕。原因簡單,大蒜中的某些化學成分會惡化他們的病情,帶來疼痛和其他癥狀。
“這樣一看,患者面色蒼白也能夠解釋了。”陸晨心道。
絕大多數卟啉癥患者都伴有嚴重的貧血,這不僅因為他們通常只能生活在黑暗中。
更重要的是,他們身體中的卟啉會影響造血功能,破壞血紅素的生成。
通常,卟啉癥患者的身體上還會帶有大片的色素沉積——往往是紫色的。
這時候,陸晨又聯想到患者的尖牙,自己臉部皮膚的瘢痕。
沒想到這篇文章中的后面,也有對假牙和瘢痕的解釋。
卟啉,接觸陽光后會轉化為可以吞噬肌肉和組織的毒素,主要的表現之一就是它會腐蝕患者的嘴唇和牙齦,使他們露出尖利的、狼一樣的牙齒。
腐爛的牙齦看上去總是血淋淋的,難免會讓人聯想起吸食鮮血的吸血鬼。
除此以外,由于毒素的作用,卟啉癥患者的耳朵和鼻子都會被其腐蝕,而皮膚上也會布滿疤痕,使他們看上去格外蒼老。
看完整篇文章。
陸晨心中茅塞頓開。
這篇來源于美國的文獻,十分仔細的記錄了卟啉癥的所有癥狀、體征、,甚至于診斷方法。
看來,患者大概率就是卟啉癥了!
“恭喜,系統升級完成度+1!”
這都能讓系統升級完成度上升?
陸晨頗為意外,應該是他在猜測上午女人的診斷為卟啉癥,系統給出了完成度!
陸晨在欣喜的同時,心中不斷的感嘆。
他到了很多華夏文獻,很少有如此詳細記錄卟啉癥癥!
華夏人數基數大,患者肯定不少,但是文獻中找不到類似的根據。
反而是外文文獻,居然都能找到詳實的文獻。
在這一刻,陸晨突然想再次遇到那個黑頭巾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