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晨皺著眉頭,“老師,難道這就是很多醫生脾氣古怪,但是找他們看病的患者絡繹不絕的原因?”
“話也不能這么說。”李瑤笑了笑,“一切的前提,都是以治好病人為主。至于我們工作時的態度,因人而異。不過,有時候態度過于隨和,可能會讓你在病人心目中的威信降低,他們的醫從性會變差!更有甚至,他們覺得你的態度好,是因為技術差……”
陸晨點了點頭。
醫患溝通是門大學問。
有的人曾說,臨床工作中,醫療技術只占了三分,剩下七分全靠醫患溝通。
雖然有些夸張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也從側面說明溝通的重要性。
接下來的第二個患者。
這是一個頻發胸痛的中年人。
李瑤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后,建議患者擇期行冠脈CTA或者冠脈造影。
明確有沒有冠心病之后,可以再做一個胃鏡。
患者得到滿意的答復后,便離開了。
第三個患者。
這人沒什么大毛病,就是來咨詢一些病情。
不過在李瑤接診完他之后,患者便直接朝李瑤要電話。
還一副要不到電話,就不離開了的架勢。
“李教授,你把你的手機號或者微信給我,下次我就不用過來了。”
“李教授,我只要不舒服,我就打給你。”
“……”
陸晨還以為李瑤會拒絕。
沒想到李瑤老師還真的把微信給了患者,并且當面加了微信。
患者加了李瑤好友之后,便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老師,您這是……”陸晨眼中滿是不解。
這不就變成了私人家庭醫生了?
李瑤笑了笑:“我有兩個手機號,兩個微信號。這個微信號,加的是一些患者或者家屬,我閑暇的時間就看看。到了下班點兒,手機就會關機。”
陸晨恍然大悟,還是李瑤老師機智啊!
這一次的義診活動,陸晨并沒有看到什么疑難雜癥。
李瑤解釋道,大部分疑難患者早就去了京華,可不會待在縣醫院,除非是家屬放棄了。
……
就在三十個號快要看完之時,第一個“高血壓不吃藥”的大媽搞了個回馬槍。
陸晨還以為她回心轉意,要來開藥吃了。
沒想到,她領著自己的兒子,一個四十歲的中年男人,風風火火地走進了門診室。
“李教授,你順便幫我兒子看看吧。”
“他不看病,就是想讓你看看報告!”
陸晨一看就知道,這個中年男人并沒有掛號。
這次雖然是義診,但是也是有名額限制的。
否則所有人都來門診看一遍,那就沒完沒了。
“你掛號了嗎?”李瑤道。
中年男人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又強調了一句:“教授,我不看病,我問一句話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