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昨天飲了白酒500g之后,出現氣促,不能平臥,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來到京華二院急診科,查血糖是32.1mol/L,考慮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便收入了內分科住院。
既往史:有高血壓、糖尿病10年,未規則治療,間斷服用降糖、降壓藥物。
入院查體:體溫36.6℃,脈搏142次/分,呼吸28次/分,血壓140/80mmHg,心肺腹聽診陰性。
昨天入院后,按照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治療原則,給予靜脈使用小劑量胰島素、積極補液、補鉀等治療。
“患者的血糖是緩慢下降的趨勢,到今天早上,已經接近正常了。”陸晨皺眉道,“癥狀怎么突然加重了?”
這時候,中午值班的醫生走了進來,正是婁杰。
“哪一床的患者不舒服?”婁杰站在辦公室門口道。
“老師,是崔老師組的31床。”谷新悅立刻站起身,走到婁杰身旁。
“患者是什么病?”婁杰詢問道。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谷新悅道。
“好,你跟我一起去看看患者。”婁杰點點頭。
“嗯。”
隨后,谷新悅便和婁杰前去病床。
陸晨仍然在辦公室中,皺著眉頭翻看著患者的病歷資料。
他注意到,患者昨天還做了胸部和腹部的CT。
陸晨立刻點開了患者的CT影像圖。
很多醫生看CT,第一反應就是看檢查報告。
但是陸晨不一樣,他首先要看CT影像圖,再看影像科醫生出的報告。
否則,帶著結論去看報告,很有可能被別人的判斷給影響了。
“這是少量胸腔積液……還有極少量的腹水。”
雖然正常人也有極少量胸腔積液,但是這人同時有少量的胸腔積液以及腹腔積液。
陸晨不由得重視起來。
另外,患者還有脂肪肝。
膽道系統以及雙腎盆腔未見異常。
“患者的胰腺周圍……好像有些顯示不清的樣子……”陸晨喃喃道。
這種顯像不清,很難區別是有病變,或者是儀器掃面的不均勻所致。
陸晨看了一眼CT報告單。
僅僅是報了少量胸腔積液、極少量的腹水以及脂肪肝,并未描述胰腺的部分。
胰腺沒問題?
沒看到患者本身,陸晨也沒法兒做出判斷。
他便站起身,向31床的病房走去。
……
此時,婁杰正在病床前,給患者進行腹部的查體。
“這里痛不痛?”
患者搖搖頭:“不痛。”
“那你注意下,我等會兒把手拿開,你看痛不痛。”
“還不是不痛。”患者仍舊是搖搖頭。
“患者腹軟,無壓痛,也沒反跳痛。”婁杰道,“你感覺腹脹的話,應該是在床上躺了一兩天了,沒活動,腹部就有些脹氣,先觀察看看,應該沒多大的問題。”
此時,陸晨卻是緊緊盯著患者頭上的生命值。
52(--)!
這可是兩個減號啊!
如果患者只是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降糖、補液,血糖下降之后,病情趨于穩定,這生命值變化的趨勢,也應該是(+)啊!
怎么會是現在的兩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