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假一個月,需要休學?”
辦公室中,李瑤面若寒霜,這副院長開始用自己的職權,操弄這些事情?
陸晨一言不發。
說實話,對于現在的他來說,在京華二院讀書,也就是一紙文憑。
即便是退學,他相信自己一定能進入到更好的學校。
他根本就不怕這種威脅,只是被陳泰然副院長的行為惡心到了。
“陸晨,這一次的京華電生理學院的培訓班,你非去不可!”李瑤抬頭看向陸晨,“后天你準時出發,剩下的事情,你不用管了。”
“老師,會不會讓您為難?”陸晨看了眼李瑤。
“放心吧。”李瑤微微搖頭,“有我在,別人可欺負不到你們頭上。”
“謝謝李老師。”陸晨感激道。
有個后臺老師,這種感覺還不錯。
陸晨也知道,李瑤的背景,目前顯露出的只是冰山一角。
“你走之前,把臨床科研任務分配給這一屆的新生。”李瑤又道,“我讓柯玥帶著他們繼續做。”
“嗯,好的,柯玥現在基本上都會了,讓她帶著,也比較省心。”陸晨點點頭。
目前的臨床科研項目,其實就是加大樣本量。
然后讓各個師弟、師妹們聯系京華外院的研究員,共同完成這次的多中心實驗。
“這一次的臨床研究,持續的時間可能很長。”李瑤道,“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
從患者入組、對比隨訪,到最后處理數據,李瑤保持估計,需要兩年的時間。
其實,這也是臨床研究的常態。
一個有說服力的臨床研究,需要長時間觀察患者的狀態,這樣做出的實驗才會有說服力。
“老師,我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了。”陸晨微微點頭。
目前最主流的醫學領域的診療指南,基本上都是國外把持著。
他們做這么多的努力,可不僅僅是為了發一篇5分或者10分的SCI論文,而是期待著華夏的研究論文,能夠改變醫療診療規范,改變臨床指南。
……
從李瑤的辦公室出來,陸晨稍稍松了一口氣。
雖然他不懼怕陳泰然副院長,但是能少一事,那便輕松一些。
回到寢室,他開始整理前往京都的行李。
這應該是他第三次前往京都。
第一次是復試,第二次是比賽,這一次是去參加電生理培訓班。
整理好行李,陸晨意念一動,進入了系統空間。
經過這大半年的積累,陸晨的系統升級完成度已經達到78%。
另外,他還耗費“巨資“,兌換了中級電生理介入和高級電生理介入技能卡。
目前陸晨的總感謝值,還有一千三百點左右。
不過,雖然每天都在系統虛擬空間訓練,但是陸晨還沒有真正獨自上臺手術過。
一般情況下,他都是助手。
第一,他還沒有電生理介入證書。
第二,他目前只是住院醫師,并沒有資格獲得獨立完成這種級別的手術。
接下來的京都電生理學院的行程,如果能拿到電生理介入證書,那陸晨就可以真正開始手術了!
……
兩天后,陸晨告別了室友和導師,便踏上了前往京都之旅。
再次來到京都,陸晨整個人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
第一次來,他是復試的學生。
第二次來,他是前來參加考試的。
這一次,他作為全國電生理大賽的優勝者,前來參加兩年一屆的電生理培訓班。
下了飛機,陸晨直接驅車來到了京都大學醫學院的附近。
主辦方給所有人安排一個住宿的四星級賓館,平安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