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們是人,我們無法逃離人群!”
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我們害怕這個世界。
李柚一夜無眠,她開始思考自己從出社會到現在。
她得到了什么,擁有了什么。
想了整整一晚上,直到天亮她才得出結論。
她一無所有!
沒有存款、沒有房子、沒有車子、沒有事業、沒有戀人。在這座偌大的城市里,她沒有一點歸屬感。
她悵然若失拿出手機,在通訊列表翻到父親的電話,猶豫片刻,她按下撥號鍵。
電話響了許久才接通,里面傳來滄桑的聲音。
“喂!干嘛?打電話有事?”
李柚醞釀半天,艱難地說出兩個字:“沒事。”
“沒事那就掛了,我要上班了。”
“嗯。”
不到一分鐘的通話記錄。
他們曾經有過最長通話記錄,那是因為在吵架。
李柚父親覺得她已經不小了,是時候該找一個男朋友,想讓她去相親,而李柚認為相親看的其實是門第,她知道自己的家庭是什么樣子,她不想去。
兩人因為這事吵過很多次,后面她父親不再勸說她找男朋友,而是希望她以后不要后悔當初的選擇就好。
李柚和她父親經常說不到幾句就會吵架。
最開始是因為家,李柚覺得就是因為這位十幾年不出現的父親突然出現,她的家才會在短短兩年時間變得支離破碎。
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明白了一件事,世上不是所有父母都知道父母的責任。他們只是圖一時之快,有了后代就有,反正不耽擱他們繼續游戲世間。
如果再生孩子之前要考父母資格證,有多少人能及格?
有了這種想法,李柚積攢多年的心結漸漸消散。
恨一個人要時時刻刻記住,她寧愿不恨,從而淡忘。
可惜他們之間的血緣關系使得她無法淡忘,她只能用這樣的理由來安慰自己。
‘上一代恩怨不涉及下一代、算了吧、恨也挺累……’
可心里的疙瘩始終在,她無法化解,所以父女倆有最親的關系,卻是最疏遠的陌生人。
麻木的李柚點開父親的微信,他的微信名是:‘家在何方’
每次看到這個名字,李柚就會笑出聲來。
一個浪蕩幾十年的人,從來不知道責任的人,竟然取這樣的名字。
可笑!
但她現在笑不出來,她感受到無論到哪兒都沒有歸屬感的日子。
在心中暗想:‘或許他明白什么是責任,什么是家庭。’
可惜已經晚了。
李柚在屏幕上打了許多字,最后她一一刪掉,猶豫了許久,她又重新拿起手機,快速利落地打了幾個字發過去:
最近可好?
那邊過了幾分鐘后回:我很好。
李柚盯著屏幕看了許久,那邊沒有再回消息,她失望放下手機。
何以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