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厚厚藍色窗簾布來落在木地板上,李柚一夜無眠。
她的腦子和眼睛都在叫她睡覺,可是她的意識卻很清醒。
耳畔邊一直有聲音在響,醫生說這是耳鳴病的前兆,告訴她要早睡早起,切記不能熬夜,不過李柚已經習以為常。
開始是很討厭耳邊有電流聲響,當她感到孤獨時,她聽到這聲音,覺得這聲音能讓她安心。
樓上正在裝修,平時最討厭噪音的李柚,今天卻把噪音當做搖籃曲,迷迷糊糊睡到下午。
一看時間,離約定好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
李柚起床洗澡洗頭,精心打扮一番,收穿上喜歡的小碎花裙,拿上幾天前到貨的珍珠小包,來到以前約會時最喜歡去的那家烤魚店。
遠遠就瞧見何林坐在烤魚店門前低頭玩手機,這場景讓李柚夢回當年。
約會她從來不準時,總是要晚十幾分鐘。
因為那時候她認為,去赴約時男人等女人是愛的體現,現在想想,那時候自己真的很幼稚。
在熱戀期間那些所謂的情呀~愛呀~以為自己找到了真愛,實際那是一時的新鮮感在作祟,當新鮮感褪去,濾鏡散去,你才明白愛是建立在目的上,或是因為對方容貌,或是因為對方家世,又或者是因為對方的性格。
李柚至今還記得,她為什么會與何林耍朋友。
覺得何林年紀比自己大,他一定很會照顧人,能夠顧忌自己的感受。
李柚很認同三十而已里面的一句話,‘都想避風,誰來當港?’
不管是婚姻,還是談朋友,總有一方比另外一方要成熟、要有擔當。
那時李柚不懂,認為自己的女子,那肯定是負責避風那一位。
后來才知道,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大家都是一樣心態,能享福誰愿意去操勞。
在兩性關系中是沒有天平這一說,在人前不管再好的夫妻背地里都會有分歧。人們的潛意識會認為自己在這段關系中付出最多,所以當另一半情緒崩潰吐出不滿時,大家心里都有同樣一個心神。
為什么他(她)只看到自己在付出,看不到別人也在付出,從而引發爭吵。
李柚回憶起這段感情,她初衷是想組建家庭。因為她自認為自己是可憐人,老天是不會虧欠可憐人,它一定會以另外一種方式補償。
這種在自我傲慢、不加以思考的想法讓她產生了一個錯覺。
認為何林是老天派來補償她的不幸,因此在與何林交往時她格外依賴對方,有什么不懂都會詢問何林,不管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她都很依賴何林,把何林當做避風港。
她成了一個長不大的孩子,那時候的她也不想長大,內心深處住有一位小女生。
她把這份愛當做救命稻草,想用這份愛把她從過往的恐懼中拉出來。
可惜……這都是她的幻想。
現實是很殘酷,這份愛讓對方感到窒息、可怕。
分開之后,李柚才明白。
這是一個沒有神明的現實世界,大家都是普通人。
……
一直低頭玩手機的何林似乎察覺到有人在看他,他猛然抬起頭來,瞧見李柚緩緩朝他走來,他露出久違的笑,“海~好久不見。”
李柚落落大方回答:“好久不見。”
“你變了,變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