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林江面對四個鄉鎮長提出要求區財政兜底并每年上升百分之十的無理要求,臉色越來越難看,他嚴肅地說:“喲,你們想當甩手掌柜不成?天下有怎么好的工作崗位嗎?何況區里沒有這么多財力,別忘了你們都是治水辦主任,你們不想辦法解決困難,這治水工作還要不要干?”
“顧區長,您別生氣,鎮上沒有了企業,財政就沒有了收入來源,行政、教育啊每年支出都在上升,您多少得給個增長率。”苗何友說。
“我說苗鎮長你別打什么主意了,區里已經答應遷出企業的稅收收入歸還給你們,已經盡最大努力了,財政方面的事不要說了。”顧林江一口否定他的提議。
顧林江接著說:“下面談談企業搬遷補償費的問題,我首先聲明一點,區里已經無償給企業提供地塊了,你們別幫著企業說話,補償費必須合情合理,千萬要明白,企業亂排污水是一種非法行為,政府有權關停,這一點要跟企業說明白。”
“顧區長,如果企業上了排污設施,可以允許企業不搬嗎?”苗何友問,其實其他鄉里的企業沒有寧江鎮多,規模也不大,搬不搬遷都無所謂,只有他要為企業說話。
“我告訴你,企業上排污設施不是小數目,動輒成百上千萬元,后期費用也比較大,如果企業建起來只是擺擺樣子,應付上面檢查用,那建這個排污設施有必要嘛?我以前在其他區任工業副區長時,企業經常是不用排污設施的,照樣經常偷排,這個方法不好,你別給自己找麻煩,干脆來個痛快的,免得留下后患。”
“企業搬遷涉及方方面面,搬遷造成企業直接經濟損失,我們要不要補償?”苗何友又問。
“企業家不能只考慮眼前利益,他們要考慮長遠利益,隨著水資源的匱乏,庫內的水源管理的措施會越來越嚴厲,今后搬遷還不如現在搬遷,我看過工商部門報來的數字了,庫區內共有大小企業上千家,如果每家都給予補償損失,區里到哪里拿錢給他們,這個口子不能開的。好了,先開展工作吧,沒干起來就瞻前顧后,還怎么工作?治理方案區里已經下發給大家了,各階段工作都要落實到位,宣傳方面很重要,要大張旗鼓地開展宣傳,讓廣大群眾認清治水的必要性,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每個階段的工作都是相輔相成的,而且都有時間任務表,大家掛圖作戰,銷號推進,年內完成企業搬、關、停工作,到明年開始綜合治理。近階段治水工作是頭等大事,你們給我打起精神來,如果誰打馬虎眼,沒有把每項工作落實好,我就撤誰的職,我把丑話說在前頭。”
領導發重話了,誰敢對著干,盡管苗何友心里不痛快,他還是答應按區里部署展開行動。
治水工作離不開張梅青,鎮里就任命他為治水辦常務副主任。凌杰開玩笑說:“張主任,這下我們媳婦熬成婆,治水辦直接升格啦,您知道嗎?顧區長擔任區治辦主任,林主任擔任常務副主任,一下子成了副區長級干部啦,您呢?水漲船高,也成為副鎮長級干部了,您看,不是有了單獨辦公室嗎?”
“你別開玩笑了,我只希望治水工作得到領導們的重視,讓我們有英雄用武之地我就心滿意足嘍。”老張頭笑著說。
“切,別裝謙虛啦,心里不知有多高興哪。”凌杰心里說。
為了工作方便,鎮治水辦也搬到鎮長旁邊的辦公室了。農辦的小牟說:“凌杰,這下你可要抖擻啦。”
“那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哪。”凌杰得意地說,他心想,這下老廖不敢不給他們派車了,果然老廖看見他態度大轉變,老遠地就親熱地喊道:“小凌,上班哪。”“小凌,下班啦,”“小凌吃飯去喲。”
凌杰有時愛理不理的,他喊得反而更起勁。按區里的樣,治水辦多了三個人,一下子熱鬧起來了。曾經門前冷落鞍馬稀的部門卻驟然間成了熱門部門,來來往往的都是企業家,以前對他們橫眉冷對的人,現在勾背搭肩,親熱得不得了。
“小凌,請問一下,這企業搬遷有什么優惠政策?”
“小凌,我們搬遷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有補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