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夢藍不解,她之前編鞋子用的是藤條,做的還算精細并不膈應腳還能起到保護的作用,在她看來這已經是很完美的‘產品’了,可高飛的意思好像鞋子還能進一步的升級。
“為了保護雙腳鞋子應運而生,植物纖維畢竟是簡陋的材料,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自然**,為了避免種情況自然需要尋找替代的東西來制作,而人類穿鞋子時所花費的體力是身體負重時的六倍,這又需要輕量化的考量,這對鞋子的制造帶來了很大的工藝困難。”
高飛話說了一半,等待對方理解自己說的這些中所包含的信息量。
盤夢藍舉一反三的問:“所以直接拿木頭做鞋子也不適合是吧”
“餓…,也不能說不合適吧,總之沒有其他材料做的鞋子好。”
高飛突然想起了木屐,在未來這種鞋子已經成為歷史書中的過去式,可那玩意平時休閑穿著玩也就算了,干正事的時候穿著聲音吵不說,自重也有點過分,分量不過分的質量又不過關,也就11區和一些“趕時髦”的喜歡穿。
盤古雖然對這方面不感興趣,可也一下就聽出了其中的關鍵詞,于是問到:“你指的材料也能玩出花樣來?”
“斧子尚能采用金屬,鞋子為什么不能更新換代?”
在樹林里可是有著大量的橡膠數存在,割開表皮后就可以輕松獲得橡膠乳液,只需要經過過濾、凝固、和晾曬后就可以獲得最原始的天然橡膠,經過高溫高壓后就可以制造成最佳材料的鞋底材料,如果嫌材質不夠好,高飛還可以通過摻入硫磺等元素使得橡膠耐久和硬度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橡膠鞋底如果問世才是居家旅行的最佳伴侶,穿著舒服還防滑好處數不勝數,單單生活需求而言除了拖鞋就屬它最棒了。
盤古想了想也是,以前自己連石斧都不會造,而現在已經用上了隕石打造的斧子,穿在自己身上的東西自然也會越來越好,不過他還是覺得沒什么必要,在這片土地上,即使光著腳平時也不會出什么問題,花這么大精力去弄鞋子好像有點折騰過頭了。
不明所以的他,自然是有問題問高飛:“那你花那么多心思,僅僅為了一雙鞋子好像沒有什么必要吧,雖然你前段時間受傷了不需要鞋子,可現在傷好了我看你沒穿鞋日子也照樣過。”
“我們遲早是要走出這片土地,與外面的人交流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沒有一雙好的鞋子怎么行千里,難道一直騎馬么,那如果遇到馬過不去的河流怎么辦?所以一切還是要靠自己,鞋子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而是生活必需品。”
高飛郁悶,這大老粗難道想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養老嗎,雖然生活的穩定人口將會成幾何倍數增長,到時候這片區域就不夠用了,與其就近繼續開辟場所增加范圍,不如到更遠的地方看看,說不準還有更優越的環境呢,到時候可以舉族遷移過去。
如果能夠找到一個冬暖夏涼,四季如春,土地又肥沃的盤,在那定居下來才算完美的人生,到時候自己建個莊園,沒事養養花草,心情好的時候放飛下自我,去海邊度個假才是人生的贏家。
對于這種沒有美好憧憬的大老粗,高飛感覺應該歸類到咸魚一塊,大熊貓還知道這邊舒服跟著過來,你這娃咋就不上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