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盤棋要完美收關,現在還必須先把華山派給忽悠回去。不然真火拼了起來,后面可不好收場。
少林寺的家業也是一點一滴慢慢積累起來的,同華山派火拼明顯是得不償失。縱使打贏了,一個疲敝的關中又有何用?
少林寺又不爭霸天下,何苦占領這種戰略要地,平白招惹朝廷的忌憚?
有這精力,還不如去經略江南。論起經濟價值,江浙地區的隨便一個府都能頂上關中。
“寧施主,天下這么大,貴派又何必要執著于洛陽呢?”
寧清羽冷漠一笑,譏諷道:“大師,你這揣著明白裝糊涂就過分了。若不是貴寺添亂,百年前我們就進入了巴蜀。
當時可是峨眉派主動邀請,連干戈都不需要動。我們為什么執著于洛陽,不還是被貴寺逼出來的么?
不比貴寺,我華山對洛陽沒有獨占之心,只是想要進來分一杯羹,這不算過分吧?”
顯然,華山派對少林的怨念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當年峨眉分裂,蜀中武林群龍無首,華山派好不容易同峨眉達成一致,準備進入巴蜀,結果最后時刻被少林攪了局。
機會一旦錯過就不再有,華山派圖謀巴蜀的計劃暴露后,蜀中武林就提高了警惕。
在少林的牽橋搭線下,蜀中幾大武林勢力很快摒棄前嫌,達成了聯手協議,根本就不給華山派可趁之機。
入不了蜀,留給華山派選擇的余地就不多了。要么同少林死磕洛陽,要么從上黨入山西,北上和日月神教較量。
站在少林寺的立場上自然希望華山和日月神教死磕,為此他們還不斷挑起雙方的矛盾。
只是華山派也不傻,同魔教干了幾仗之后,就知道那根硬骨頭自己啃不下來。
何況北邊距離京城實在太近了,朝廷的因素也必須考慮進去。在大明朝廷的眼皮子底下擴張勢力,華山派還沒那么頭鐵。
相比之下少林雖然難對付,可少林寺的選擇余地實在是太大了,不光坐擁中原,勢力還擴張到了江南、巴蜀。
家大業大顧慮也大。作為天下第一大派,少林寺固然實力冠絕天下,可他們同樣也吸引了大明朝廷最多的火力。
幾乎所有針對少林的行動,朝廷都是支持的。包括這一次也不例外,若不是有朝廷暗中扯后腿,少林寺的力量都集結了過來,華山派不慫也得慫。
少林寺的顧慮不光只有朝廷,同時還有江湖各派。地盤越大接壤的江湖勢力就越多,產生的矛盾也就越多。
在少林強大的時候,這些江湖勢力自然要忍著。若少林實力大損,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鳥為食亡”的問題,少林也不得不考慮。
事實上,寧清羽這次計劃就是在賭,賭少林寺不會為了一個洛陽同他們死磕。
可惜最終還是棋差一招,原本預定中的盟友沒有到位,華山派在洛陽的力量未能占據絕對優勢。
“寧施主,你執著了。華山派已經越發興旺,我們都默認了華山派成為武林新的霸主了,何必要妄動干戈、攪的江湖動蕩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