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香君”姑娘有問題還是自己透漏消息給府里的,為此侯爵夫人還大發雷霆,顯然是查出了什么。
可最終的處理結果卻是:約束府中子弟不得踏入天香樓半步。對搞事情的香君姑娘,卻是不聞不問。
這樣的結果只有兩個解釋:
要么這位“香君姑娘”的來頭太大,侯府也要忌憚三分,反正也沒什么損失,干脆就此認栽算了。
要么就是背后的勢力同侯府有聯系,或者說達成了交易,默許她們在自家的地盤搞事情。
如果是后者的話,那么放自己等人離開的理由就更充分了。不看僧面看佛面,給地頭蛇一個面子,免得節外生枝。
反正這個世界太恐怖,李牧算是怕了。
“小卓,準備筆墨紙硯,少爺我要練字。”
練字是假,找人背鍋才是關鍵。
為了自己的悠閑日子,李牧決定今后搞事情就報自家便宜的九哥名,反正主角的血厚、耐坑。
不就是當文抄公嘛,誰不會似的。流傳千古的名篇就算了,免得撞了車搞得大家都尷尬。
就抄后世沒有流傳的,因為自己的蝴蝶效應,笑傲世界可是誕生了不少詩篇。拿出來湊合用用,也不丟份兒。
文氣的原理李牧也大致明白了,所謂的才氣其實也就依附著人道而存在,本質上就是向眾生借力。
主角可以借,自己當然也可以。只不過這種力還是不要借的好,畢竟是高利貸,未來還起來可是非常要命的。
在李牧看來,文道不得長生,不光是因為人道善變,最關鍵的問題在于他們的力量是借來的。
高利貸都沒還完,還想靠借來的力量長生,這是以為天道可欺,還是認為人道是軟柿子?
眾生的高利貸不敢借,那就借自己的力量。借助玉碟的力量,配上所為的才氣,將自己的內力偽裝成文氣。
在這個文道尚未大興的時代,欺騙一下外行總是沒有問題的。
作為文道招牌式攻擊的墨寶,自然要提前準備上幾幅。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在為文道大昌做貢獻。無論是無私貢獻出來的詩篇,還是替文道打響名頭,都是莫大的貢獻。
看在這些貢獻的份兒上,想來作為未來文道圣人的便宜九哥,不會計較這么多。
……
文君書院
在眾人熱切的眼神之下,李凡開啟了拜師禮。
拜入大儒門下,這是每一位讀書人的夢想。尤其是在文風不盛的定遠郡,能夠拜入大儒門下,更是值得大書特書。
作為主人公的李凡也非常興奮,終于體會到了主角待遇。
剛踏入書院,就遭到了“炮灰”嘲諷,一番裝逼打臉之后就遇到了一名大儒,還被收入門墻,如此運氣簡直就是逆天。
相比在侯府的憋屈,簡直就是翻身農奴把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