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能量電池的研發成功之后,懷教授并沒有立即往外發布,為的就是能夠給學生一段寫論文的時間。
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郭安義就表示自己已經完成了論文的編寫和注冊,也就是說,這款電池可以對外發布了。
雖然這個速度有點過快了,不過懷教授倒也沒有懷疑,畢竟整個電池都是他一手完成,論文寫的快也是正常的。
于是兩人開始商量什么時候發布,以及后續的量產研發。
電池研發成功,并不代表者就萬事大吉了,還需要跟加工成對接,改裝生產線,實現量產。
不過這對于郭安義沒有任何難度,這些東西他早就爛熟于胸,所以現在只要開始發布,條件合適的話就可以大規模量產。
電池研發完成,按照規定,他作為主要設計以及研發者,占據90%的專利所有權,剩下的10%一部分在學校手中,一部分在安西省那里(注意,這里是安藍星,請不要帶入地球)。當然如果他想要剩下的那10%的所有權的話,也可以花錢買下來。
只不過并沒有必要,第一這只是普通的能量此電池,這只是他腦海中科技的一點微不足道的東西,所以不需要大費周折。
因此后續的的生產模式,他同樣是沒有太放到心上,選擇每年拿專利費,畢竟這款電池對于他來說并不重要,所以他本來就沒有想要獨吞,而且要自己做的話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去籌備加工廠,這對于他來講,并不合適。
對于他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如果沒有末世,那么也說不好他不會回選擇自己去做,但是現在的他沒有時間慢慢去籌備工廠,他需要在短時間內放出更多的科技,讓世界能夠擁有更多的抵擋末日的能力。
所以綜合下來最好還是能夠讓別人做,而且不是獨家,盡量讓跟多的企業參與進來,那么對于電池的普及也極有好處!
當然,這款電池的潛力遠遠沒有耗盡,之后他還有更多大容量能量電池的設計以及論文,在合適的時間,都會一一放出。而這些論文以及設計,都會源源不斷的轉化為專利,為他提供源源不斷的利益。
因此,對于他來說,專利授權出去才是他最合適的方案。
所以,兩人商量以后,很快,懷教授就發動了自己的人脈,開始給郭安義站臺。
懷教授作為能源界的大拿,他的朋友也都不是普通人,各個都是行業科技的巨頭,他們這一站臺,高密度能量電池立即就出名了!
而且因為郭安義研發速度很快,原本打算只登他第一篇論文的《東區科技》,竟然決定臨時改版,做了一個副刊,將高密度能量電池的研發過程著重介紹一遍,并將兩篇論文以及電池的性能之類的都放到了副刊上!
雖然《東區科技》在普通人眼中過于硬核而沒人關注,但是對于科技界來說,它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一下子就炸了!
這款電池所展現出來的數據,對于能源界來說,不亞于王炸!
很快,消息靈通的人就已經收到了消息,并且通過《東區科技》確定了電池的真實性。
特別是一些傳統電池工廠,聽說這款電池的存在之后,他們立即展開調查,發現給電池站臺的都是相關方面的大佬之后,他們立即意識到,這款電池的性能并沒有一點夸大,于是他們開始發動人脈,想要聯系郭安義。
不過可惜的是,他們并沒有郭安義的聯系方式,懷教授知道他還要繼續研發量產設備的改裝,所以攔下了想要聯系他的人,并告知他們想要獲得授權的話,請他們在六月十號那天到學校禮堂,在那里研發者將會跟他們見面,并且與他們商討電池專利的授權問題。
對于電池廠商來講,只要能夠得到電池專利授權,那么再等一等也是沒問題的,怕的就是研發者不授權,想要自己做,那就很難辦了。
畢竟從數據上來看,這款電池的數據表現已經秒殺了他們手中的鋰電池,只有安全上比不過傳統的安全電池,但是也要比鋰電池安全。
從這一點來說,對方如果想要自己做,很有可能他們將會面對一個橫空出世的大boss,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聽說有的談,這些人還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