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闕榜巨碑之巔。
張衡盤坐在天闕碑之巔,雙目掃視下方成百上千天闕榜八星強者所凝煉而出的種種劍式劍招,甚至于還有一些劍意,頗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平靜。
沒有一絲跌宕起伏的平靜。
此刻,在他的眼中只有種種劍招劍式變化,并與腦海中的《一重山》相互映照,將它們進行整合、剔除、調整、推演......,慢慢地,張衡將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劍招劍式劍意開始融合,化為自己的劍招劍式,并參悟出屬于適合他自己的劍意。
劍意?
這是一種意境,一種意志,一種道的體現。
畢竟有著一段與這方宇宙不同的文化傳承,張衡本能地依照那一方宇宙文化來推演自己的‘宇宙大道’。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沒有引路人,他只能自己摸索探索,那一方宇宙文化深入靈魂深處,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
因此,在參悟《一重山》之際,張衡就有意開始探索尋求這部劍法的劍意是那一種道;但,天闕碑內部蘊含的劍氣星辰實在是太多了,足有三萬六千五百個劍氣星辰,那也代表三萬六千五百個方向,太廣泛了,故而他沒有深入探索,因為它們是表面上看似雜亂無章,但實際上卻又是一個整體,因而張衡選擇了先整后零。
現在,有著成百上千的天闕榜八星強者作為參照物,他們選擇的方向也各不相同,這就令張衡有了機會——一整帶零、歸納總結、融合為一。
《一重山》,一劍一重山,這是這部劍法的劍意!
然而,張衡知道他并不適合這種劍意,這是一種以力破法的劍意,這種需要絕強的力量,重點在于一個字——重!
重,力也!
力量,并不是張衡的天賦,所以,他想以此為借,探索出屬于他自己的劍意。
下方,成百上千的天闕榜八星強者,他們所感悟的劍法雖然都有所關于‘重之劍意’,但也有他們各自的感悟和劍意,這就給了張衡更多的參照物,有了更多的選擇。
我的天賦是什么?
我擅長什么?
我的星源乃是渾天星源,乃是光明系星源和黑暗星源的融合體,俗稱:太極?但又不是。是...混沌?好像也不是。那么,他究竟是什么?
光明?陽?
黑暗?陰?
光明與黑暗,一陽一陰?
渾天星源,陰陽交融,陰陽同體。
對,是陰陽同體,但卻完全沒有融合為一,這就是最大的奇特之處,是好也是壞吧。
陰陽同體?
古時,神話傳說有陰陽兩界,或許,渾天星源可以演化成一個陰陽兩界?
一重山?
山有陽,亦有陰。
所以........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