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啊,你欲上京趕考,家里人都非常高興,但是你要多多保重身體,一路上要注意安全!”
......
約摸半個時辰,葉華才足足聽完整個故事。
原來,這《龍女牧羊》的戲曲,說的是一個書生和龍女的愛情故事。
峙山有一口清泉,與東海龍宮相通。
東海龍王有一個女兒,平時愛到人間四處游玩。
有一年,她來到東山的時候,恰好看到東山大旱,眼看就要顆粒無收,她就起了惻隱之心。
于是,她就回到東海龍宮,偷來龍珠,為東山之地下了一場透地的大雨。
這樣一來,就從顆粒無收變成了大豐收,東山的老百姓可高興了。
可是,龍女卻因此觸犯了仙規,按律當斬。
最后,龍王四處求人,許下了眾多承諾,才保住了女兒的性命。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龍王雖然保住了女兒的性命,卻又不得不把女兒流放。
在最后多方協議下,龍王就給女兒戴上了木枷鎖,罰他女兒從峙山那口清泉的泉眼里出去,到峙山牧羊。
某一日,有個名叫柳毅的書生赴京趕考,路過峙山的時候,恰好見到了在山上牧羊的龍女。
柳毅見峙山上有個女子戴著木枷鎖在牧羊,特別是看到大片大片的青石板上踩下的羊蹄印,覺得好生奇怪,就跑到山上問那女子是何處人,又為何會戴著木枷鎖在這牧羊。
龍女覺得非常奇怪,因為她在此牧羊已經很多年了,她也能經常看到山下的人,但山下的那些人卻從未看到過她的真身。
卻沒想到,眼前這個書生竟然能看到自己,她就對書生訴說了自己的遭遇。
而且,她還想拜托書生向自己的叔父洞庭龍王傳書,請洞庭龍王幫忙,說服東海龍王,還她自由。
因為,她在此牧羊已經很多很多年了。
柳毅聽聞她說自己是東海龍王的女兒,本就非常震驚,因為,他從小就聽到一句俚語——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人抬頭。
他從未見過龍,也從未聽別人說起看到過龍的真實情況。
卻沒想到,他現在見到了龍的女兒,而且還是為了幫助黎明百姓,為了他們避免顆粒無收而蒙難的。
他想了想,決定廢棄趕考,便叫龍女寫上了一份憑證,然后帶上龍女的信箋,日夜兼程趕到了洞庭湖邊。
但是,凡人見龍,哪有這么簡單。
好在,龍女之前告訴過柳毅,若想見到龍,可在湖邊某一處特殊的地方長跪,三天三夜后,自然就會有人引他進入龍宮。
柳毅到達洞庭湖邊后,終于找到了龍女所說的特殊的地方,原來就是一處U字型的洞庭湖岸邊,他跪在U字型里面,整整跪了三天三夜,終于看到湖面上走出了一個人形怪物。
那人形怪物是洞庭湖的巡湖夜叉,他在柳毅跪下的第一天就開始關注了,他很是好奇,居然會有凡人知道引龍王接見的方法,他便一開始就告知了洞庭龍王。
洞庭龍王也非常好奇,就叫巡湖夜叉繼續關注,若是那書生只是誤打誤撞,也別讓他被湖水沖到水中害了性命。
在柳毅跪了足足三天三夜后,巡湖夜叉終于引他進入了洞庭湖的龍宮,見到了洞庭湖的龍王。
看到柳毅拿出的信箋,又聽聞他說起關于龍女的事,洞庭龍王才知道發生了何事。
后來,經過洞庭龍王的幾多周旋,東海龍王才解除了對龍女的懲罰。
之后,龍女見柳毅正直無私、見義勇為、嚴守信義、行重操守,遂起了愛慕之心,就與柳毅結為了夫妻,從此就在峙山住下來了。
而且,東山縣還留下了傳說記載:峙山,縣西南二十五里,山上有羊蹄跡,相傳龍女牧羊在此,士人柳毅為之傳書洞庭,遂成姻媾,后人立祠于此!
甚至,后人在每年的九月九日,都要到峙山祭拜龍女夫婦,表達對這一對神仙眷屬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