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九,大軍抵達代州唐林縣,二十日,至崞縣,二十一,抵達代州理所雁門縣(今代縣)。李侃下令全軍屯駐于此,眾人稍稍松了一口氣。
代州城西北方,有連綿不斷的恒山山脈,山那邊便是朔州地界。山勢整體極為險峻,僅有十余條谷道可過人馬、車駕。河東軍在兩條最主要的谷道附近的山巔絕頂之處修建了關城,西北35里處的關城曰雁門關,西邊70里外的關城曰土墱(東魏長城之東端)。
兩座關城及各條谷道都遣了精銳之士守御,將領也不是蘇弘珍那種廢物點心,因此大同叛軍無法從朔州地界直接翻山進入忻代盆地,必須要繞遠路,比較麻煩——這里多說一句,雁門關,并不僅僅是指一座關城,而是附近一系列關口組成的防御體系的統稱,往往包含多座城砦寨子,以塞各條谷道。
代州管五縣,分別是雁門、唐林、崞、五臺、繁峙。前線屯駐了不少兵馬,計有忠武軍三千、義成軍六千、河陽軍四千、河東軍萬余,再加上忻、代二州鎮兵四千余,臨時武裝起來的土團鄉夫萬余,幾乎有大軍四萬!
邵樹德了解到這個數字時很是吃驚。有四萬大軍,為何不北上與叛軍決戰,一舉平定代北亂局?搞到現在,差不多也打了接近一年了,李國昌父子實力弱,確實沒能力南下,但你們為什么不北上?難道諸位在玩靜坐戰爭么?
當初天德軍聽到對面的朔州軍殺過來,且兵力與他們相仿時,郝振威認為“聞敵不進”不可取,遂下定決心與薛志勤大戰,最終戰而勝之。呵呵,堂堂河東名鎮,四萬大軍在前線靡費糧餉,真真是廢物啊廢物!他現在算是明白了,洪谷、靜樂之敗并不是偶然,太平日子過久了,河東將士早就沒了朔方、夏綏、天德、振武、大同、幽州這些邊鎮軍士的血性。
一群鼠輩,也就只能窩里橫!
注釋1:虎北口,渡口,位于汾水北岸。
“后晉天福元年,契丹主將五萬騎,自揚武谷南下,至晉陽,陳于汾北之虎北口……(石)敬瑭出北門,見契丹主。”
宋人有詩《虎北口》,云:“來無方馬去無輪,天險分明限一津。愿得玉龍橫十萬,榆關重識故封人。”
注釋2:一般大城附近都有許多驛站。晉陽近郊有秦城驛、烏城驛,往北三十余里有三交驛,驛北有三交寨。三交寨位于三交口,向為軍事重地。宋太平興國四年,“命潘美為北路招討使,平太原,繼征范陽。及班師,命兼三交都部署,留屯以捍北邊。”
當然晚唐五代最出名的驛站還是陳橋驛,大家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