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鍇臉色一變。他之前的話其實半真半假,坐望局勢讓李侃出個大丑的私心是有,但不敢強行驅使軍士也是真的。他們這些將門,固然囂張跋扈,敢跟節帥陽奉陰違,可若說他們一手遮天卻也不可能。軍士一旦嘩變,沒有人敢打包票自己一定能活下來,哪怕你是老資格的宿將,一樣會死。
“本帥北巡,寸功未立,將軍可愿為我取繁峙縣?”幸好李侃并未真的抓住這點窮究猛打,而是給了張鍇一個看似戴罪立功的機會。
邵樹德站在李侃側后,用眼角余光瞄了瞄張鍇身邊的數十親兵,盤算著剛剛經歷大戰的鐵林都軍士如何能將其快速拿下。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李侃要殺張鍇,他還沒這么失心瘋,雖然對河東兵馬坐視自己陷入險境卻不救援感到極為憤怒,但此時動手,一個不好就會逼反數萬人馬,他擔不起這個責任。
“末將遵命,今日天色將晚,且整頓兵馬,明日一早便攻城,誓拿下繁峙縣城。”張鍇答道,臉上看不出表情,顯然比張彥球那廝高明多了。
見過張鍇后,沒過多久,郭朏、賀公雅、伊釗、康傳圭等將又至。李侃極恨這些人,卻又沒法真個拿他們怎么樣,這心情可想而知。邵樹德全程跟在李侃身側,完全就是個稱職的親軍將領模樣。河東諸將已經打探清楚了之前戰斗的過程,知道鐵林都陣斬了叛軍大將程懷信,這讓他們都有些吃驚。
叛軍是能打的,這大家都知道。但天德軍系出身的鐵林都,居然能正面硬扛北邊五部騎兵沖陣,并且斬殺敵將,這確實足以讓他們高看一眼,不是出于戰斗力的原因高看,而是出于士氣。
張彥球也到了之后,先與邵樹德打了聲招呼。他之前親眼目睹了整場戰斗,對鐵林都的戰斗力十分佩服,再加上并肩戰斗之誼,因此給出了不少善意,就連邵樹德抓住機會向他請教的軍事方面的問題,也不吝解答。康傳圭見兩人攪和在一起,臉色很是不好,賀公雅則更是冷哼一聲,低聲罵了句“狗東西”,也不知道在罵誰。
回到中軍大營后,邵樹德找來李延齡和陳誠,商討傷亡軍卒撫恤的事情。立下了這么大的功,李侃當然不能在錢財方面小氣,因此撫恤、獎賞都不會短少。但如何將撫恤成功送到陣亡士兵家屬的手上,卻是個難題。
邵樹德想來想去,覺得這事再難也得辦。糊弄將士,言而無信,這不是他的風格。大伙都有眼睛,都看著呢,你糊弄他們這一回,下次再有敵騎沖陣,你看大伙還會不會拼死力戰?
“先統計一下。”邵樹德看向李、陳二人,說道:“我估摸著昭義鎮的最多,其次是嵐、石二州的,每個人都要記下來。回去我會奏請大帥出個公函,然后派兵護送撫恤財物過境。陳誠,你回昭義,老李,你去嵐州。不管多遠、多難,這事都要辦妥了。我的兵,一個都不能白死。對了,錢多帶個一兩成吧,遇到家里實在困難的,多給一點。將士們不遠千里,在河東為我邵某人拼殺,我恨不能親至撫慰。這事就這么辦吧,財物不足的,就拿那些馬匹換錢,總有辦法的。”
此戰,鐵林都確實繳獲了不少戰馬,大概有一百五六十匹的樣子。戰后,邵樹德遣人送了五十匹至張彥球帳中,算是感謝。剩下的百匹,初步決定自己留下來,但如果財用不足的話,拿一些出去換錢也沒關系,反正他們現在也沒組建騎兵的計劃。
夫戰,勇氣也!勇氣何來?平時賞賜不取分文,戰后傷亡撫恤到位;有功必賞,有過則罰;不虐待士卒,不折辱壯士。如此,則勇氣倍增,敵雖千軍萬馬,我自巋然不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