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的煉鐵新技術已經試驗成功,明年的鐵產量將會提高一倍。”吳瀚道。
戲志才有點明白,難怪張懷道這么重視工部,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遼東的造紙產業發展迅速,紙的產量比去年提高了五倍,成本下降了五成……工部改進了印刷術,能夠快速大量的印刷書籍……”
眾人越聽越是吃驚,吳瀚所匯報的成果都是他們現在所享受的。聽到最后,就連管寧都有些懷疑,人們常說的士農工商,工的地位很低,只略高于商人,但他們的作用似乎比想象的要大。
工部之后是商部,商部的部長是蘇世平,這是北方的一個大商人,黃巾起義時他曾資助過劉備。
蘇世平之前主要是在北方販馬,后來到了遼東,他很快就抓住商機,成為赫赫有名的大商人,還做了青州的鹽鐵代理。
蘇世平很有頭腦,他看出張懷道的不凡,便傾盡家產幫遼東引進優秀的種馬,建立了遼東馬場。張懷道因此接見了他,跟他深談之后,認為此人的商業觀念比較先進,就讓他進了商部。
一年之后,蘇世平憑借自己的能力做了商部部長,遼東的商業也愈加發達。
蘇世平之后是農部的戲志才,之后是幾個大縣的縣令。張懷道要求會議不能啰嗦,所以開會的速度還是很快的,只用一天的時間就結束了。
“過去的一年大家做的都很好。”張懷道最后做總結,“不過也有些工作要更加的重視,比如造船廠。”
公孫度馬上站起來。
張懷道壓壓手讓他坐下:“升濟,我不是要批評你,北方的船工少,這一點我清楚。造船廠的進展緩慢,并不是因為你的能力不足。在這里我要再重申一遍,造船廠對我們至關重要,希望所有人都能重視起來。”
敲打了眾人一番,張懷道又談起擴軍的事情。
“經過兩年的發展,遼東已經有了充足的人口和糧食。而且中原在平定黃巾之后,動亂的跡象更加明顯,所以接下來我們也要擴軍。”張懷道說完,太史慈等人都面露喜色,張懷道要擴軍,說明馬上就有戰爭了。他們是軍人,沒有戰爭,他們哪有功勞?
管寧等人也沒有反對,遼東現在的糧倉十分盈實。
“我準備擴軍十萬,黑龍鐵騎和飛云騎的數量不變,這一次主要是增加步兵。另外,春耕之后,遼東開始用兵,第一個目標就是東北的高句麗!”張懷道緩緩站了起來,“兩年前高句麗趁著烏桓南下,占了我們三個縣,如今該是他們付出代價的時候了。這一次,我要讓高句麗滅國!”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張懷道對那些棒子都沒有好感。但是張懷道不知道,其實高句麗和高麗并不是一個概念,嚴格說來,他們跟棒子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主公,區區高句麗,我只要一萬人馬就能蕩平!”魏延激動的站起來。
“主公,還是讓我領軍,我帶領一萬飛云騎,半年必滅高句麗!”太史慈大聲道。
兩人一開頭,方威他們也爭搶起來,張懷道輕輕拍了拍桌子,眾人才安靜下來。
“還沒有開戰,你們就如此輕敵,我怎么能放心?”張懷道沉聲道,“我說過,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戲志才聽了眼睛一亮:“這句話真是太精辟了,不愧是知兵之人。”
張懷道不知道自己的剽竊得到戲志才的贊賞和佩服,不然他會剽竊更多。
“這一次我準備分兩路大軍,一路收復平郭,安市等三縣,一路直奔丸都,將高句麗滅國!”張懷道說道。
定下了出兵策略,遼東的戰爭機器開始轉動。出征之前,張懷道又花了多少時間陪家人。
和兩年前相比,張家有了巨大的變化。張老漢續了弦,張超則娶了兩房小妾,給張懷道增添了一個弟弟,兩個妹妹。
年幼的張玉也慢慢長大了,看到張懷道回府,他立刻邁著小短腿跑了過來。
多了幾個弟弟妹妹,張懷道還是挺開心的。但讓張懷道尷尬的是,張老漢給他添了一個小姑姑。看著還在吃奶的小姑姑,張懷道是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