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讓方威把高句麗的青壯和年輕女子都壓回去,那些男人可以去挖礦,女人就給我大漢子民生兒育女。”張懷道隨口說道。
戲志才連忙說道:“主公此舉,怕是會落一個殘暴的名聲。”
張懷道不在意的說道:“我要的是實惠,不是名聲。就算我名聲再好,這些胡人提起屠刀時,也不會對我們心軟。”
“主公說的是。”戲志才笑道。
……
右北平,公孫瓚帶著白馬義從追殺張舉和張純。兩年前張舉勾結丘力居叛亂,朝廷在幽州的兵力不足,便調公孫瓚平叛。公孫瓚兵少,但騎兵力量強大,終于將烏桓趕回草原,張舉等人也被逼著離開了漁陽。
“將軍,這里再往前就是遼西郡,是張淵的地盤。”田楷說道,“張淵是遼東太守,護烏桓校尉,我們是不是提前打個招呼?”
公孫瓚毫不在意:“我跟張淵素無交情,打什么招呼?”
沒多久,公孫瓚就追過了遼西,到了海陽城。
遼東軍發現了叛軍和白馬義從,立馬點烽火示警,海陽城閻柔見此,立刻召集軍士。
張懷道對海陽城非常重視,在這里留了五百飛云騎和兩千步兵。
閻柔不知道是什么情況,就依城而守。海陽城一關,張舉等叛軍趕到時無可奈何。
“我們走!”張舉一揮馬鞭,繼續往東而去。
“大人,是幽州的叛軍。”一名情報人員上前說道,閻柔看了看張舉的旗幟。
“后方是什么人馬?”
“是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他們從幽州追過來,目的就是張舉。”
閻柔想了想,決定打開城門,然后帶五百騎兵迎著公孫瓚而去。
“停!”公孫瓚不得以停下,他手持雙頭鐵矛上前,“吾乃中郎將公孫瓚,奉令追殺叛軍,前方何人敢來阻我?”
閻柔不卑不亢的說道:“見過公孫將軍,在下海城縣令。”
“海城縣令,你阻止我是何用意?莫非你跟叛軍是一伙的?”公孫瓚冷笑道。
“公孫將軍說笑了,這里是海城地界,將軍不發一言就帶兵侵入,我還以為是叛軍。”閻柔不緊不慢的說道。
“大膽,我乃朝廷所封的都亭侯,豈容你污蔑!”公孫瓚怒道,“來人,把他給我拿下,帶回幽州治罪。”
閻柔大笑道:“我主乃遼東太守,護烏桓校尉,將軍想治我的罪,怕是沒有資格。”
“果然是張淵的部下,不過就算張淵在此,也不敢攔我,今日我必斬張舉。”公孫瓚冷冷道,“若你敢阻攔,休怪我矛下無情。”
公孫瓚帶人繼續向前,閻柔有點為難了,考慮了一會兒,他還是放行。
“立刻把這里的情況報告給主公。”
回到了襄平的張懷道接到飛鴿傳書,立刻將戲志才招了過來。戲志才已經顯示出高超的謀略,被張懷道任命為軍師,所有的大事都會跟他商量。
“主公是想擒下張舉?”戲志才問道。
“張舉帶頭反叛,拿下他就是一大功勞。”張懷道點點頭,“不過我擔心因此和公孫瓚產生沖突,他的官職畢竟在我之上。”
“公孫瓚性格剛強,不會輕易退縮,所以這沖突是必然的。不過這也沒有什么關系,公孫瓚雖然封了侯,又是中郎將,但他和劉虞關系不好,在朝中又沒有人,奈何不了我們。”
“既然如此,那我就去會會他。”
張懷道點了三千飛云騎,公孫瓚也帶了三千白馬義從,張懷道可不會占便宜。
半天之后,就在遼河以西,張懷道堵住了張舉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