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文的不行,公孫將軍準備來武的了,既然如此,我也只好奉陪。”張懷道依舊面帶笑容,“不如我們就做個約定,若是將軍能夠打敗我,我立刻交出張舉。”
公孫瓚卻不廢話,他策馬而來。
“好一個白馬將軍。”張懷道暗贊。
公孫瓚的兵器不似尋常,兩端都是槍頭,他借助馬勢襲來,黝黑的槍頭散發著冷光,那是無數鮮血鑄就的。
鏗!
張懷道用重戟一擋,兩人交錯而過。
“武力比太史慈和魏延差了一些。”張懷道已經試出來了。
公孫瓚還不知道張懷道的厲害,他調轉馬頭再一次沖過來,長矛一轉,想要將張懷道挑下去。公孫瓚的這一擊飄忽不定,有五個槍頭若隱若現,顯然他的槍法到了瞬息五槍的境界。
張懷道微微一笑,曾經瞬息五槍是他的追求。當初在常山和廣宗,張懷道每日苦練,就是希望出槍能更快一些。他的天賦驚人,很快就達到了瞬息四槍,可是這樣的槍法在張飛手中不堪一擊。
張飛擊敗張懷道的一矛給他打開了新的大門,直到來了遼東跟太史慈切磋,張懷道才知道槍法不僅是要快,還講究勢。勢有舉重若輕和舉輕若重,掌握了勢,才能成為超一流的武將。張飛能夠一擊打敗他,就是因為他掌握了勢。
張懷道在兩年前就領悟了勢,如今他的戟法已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
“看我這一戟。”張懷道等公孫瓚的鐵矛到了身前,終于開始動了。重戟咻的刺出,九十斤重的大戟好像沒有重量一般輕飄飄的。戟鋒插入槍影當中,如同四兩撥千斤,輕輕一挑,五道槍影就消失了。不止如此,重戟好像活了過來,順著公孫瓚的鐵矛纏上,沒等他反應過來就將他拍下馬背。
“公孫將軍,看來你輸了。”張懷道收回重戟。
白馬義從當中,一個隊正看著張懷道的招數,心里非常震驚。
“此人的勢已經近乎圓滿,舉重若輕和舉輕若重都很嫻熟。”隊正心說,同時他心里有點躍躍欲試。他當年藝成下山,走遍了大半個北方,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高手。
公孫瓚滿眼的羞憤,他撐手站起來,花了好大的力氣才平復心情。
“我不是你的對手。”公孫瓚緩緩開口,“既然如此,張舉是你的了。”
公孫瓚拍拍衣服,上了戰馬,忽然他回頭看了一下張懷道的馬。
“你的馬鞍和馬鐙很奇怪。”公孫瓚說道,他一直率領騎兵作戰,心思一轉就琢磨出馬鞍和馬鐙的好處。
遼東的馬鐙和馬鞍問世已經兩年多,盡管刻意保密,但還是瞞不住有心人。不過到現在,這種馬鐙和馬鞍還只是在遼東流行。
“公孫將軍好眼力。”張懷道贊道,見過馬鐙和馬鞍的不止公孫瓚一個人,但能夠這么快領悟到兩者用處的也只有他。
公孫瓚也笑了,盡管他在兩軍陣前輸了,但見過馬鐙和馬鞍,他認為值了。
公孫瓚正要離開,張懷道叫住他:“公孫將軍請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