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笑間位于高臺之上,同樣是振臂高呼,備受振奮,神情昂揚,嘴角翹起:
‘我都這么孝了,女媧總會站到我這邊了吧?’
......
云端之上,童男童女伴侍下的女媧國色天姿,瑞彩翩躚,她默默注視著下方這一切,美眸里含著光。
旁邊的童子像是看穿了女媧的心思,笑道:
“娘娘,看不出這個紂王當真有才。
那首《游子吟》看似辭藻簡單,宛如稚童所作,但細細咀嚼下來,卻似乎別有一番韻味!
這個紂王選擇了您眾多身份中,人族圣母的這一藝術形象,同時將他自己比作您的子民。
表達了他對您的感情,就如孩童對自己母親的愛一般虔誠和純潔!
開頭兩句‘娘娘手中泥,人子血肉依’,引用了您捏泥造人的事跡。
用‘泥’與‘血肉’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您與‘人族’緊緊聯系在一起,寫出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感情。
最后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他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
這兩句采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兒女像區區小草,母愛如春天陽光。
兒女怎能報答母愛于萬一呢?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托著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
這首詩,用最簡單的詞匯和句式表達了最深刻雋永的內容。
文風幽默冷雋,但卻又溫暖細膩。
這個人王,有點東西啊!”
女媧立刻嚴肅起來,嗔怒道:“放肆。”
但她怒完,心里卻是暗喜。
這個紂王的確很孝!
不過,她最喜歡的,是一個月前回宮時在宮墻看到那首詩。
當然,當她讀第一遍的時候,她的確感覺有被冒犯到。
可是當她第二遍細細品讀,感受詩中的比喻和意境......
卻越發覺得喜歡!
特別是那第二句“群玉山頭非得見,瑤臺月下不會逢。”
群玉山和瑤臺都是王母的地方,而這里見不到我這樣的人。
這不就是說王母不如我么!
還有那第四句“借問天宮誰得似,可憐姮娥倚新妝。”
整個天宮有誰能比得上我呢?就算是姮娥,也只有憑借著新妝才能勉強與我比擬。
凈說實話!痛快!
原來在這個紂王眼中,她竟是如此絕色的存在!
整首詩既大膽,又刺激!
還有最后一句“**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春天的夜晚很短,而我的誕辰便是在春天......表達了為我盡孝的時間不夠。
想不到這個紂王,竟然還有如此詩才與想象力!
反而是今天所念的這首詩,平平無奇,不過也算是盡了一片孝心。
女媧注視著紂王仿佛是用大理石雕刻出來的五官,豐神俊朗的臉龐。
原本那端莊曼麗的面容上,竟浮現出一抹紅暈,以及......
一絲姨母般的微笑。
全然未發覺自己姨母笑的女媧視線在紂王身上游移,發現一道金光直穿云霄。
“嗯?金色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