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上,這是有關袁顯、袁莉、陳閻三人的所有資料,請主上過目!”專諸將得到的所有資料交給莫言說道。
“袁顯景運7年狀元,景運10年調任陽縣縣丞!”
“袁顯為官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深得陽縣百姓擁戴,在陽縣當中的威望隱隱蓋過縣令陳遂!”
“景運16年陳遂聯合陽縣大小官吏排擠袁顯,將袁顯徹底架空,袁顯空有一身抱負無處施展,最終淪為一名沒有任何權力的縣丞。”
“景運21年袁顯之女袁莉和縣令陳遂之子陳閻結為夫妻,袁顯再現鋒芒,將陽縣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
“景運22年袁顯開始改變,以縣令陳遂馬首是瞻,陳遂所行之事基本上都有袁顯的身影,以前那個剛正不阿、兩袖清風的縣丞袁顯徹底消失,一個新的惡魔在陽縣誕生。”
“知白守黑,和光同塵!終究才是混跡官場的第一準則!”
最后一句被人勾了,莫言費了很長時間功夫,這才看清楚上面寫的什么,這一句顯然是記錄之人不由自主發出的感嘆。
“難道我的猜測是錯的,袁顯真的是因為貪戀權力所以才變成現在這樣的?”看完袁顯的資料莫言對自己之前的猜測產生了懷疑。
因為這資料的后面還羅列出了許多袁顯參與過的事情,每一件事情的性質都很惡劣。
隨后莫言翻開了袁莉的資料,仔細的看了起來。
“袁莉,知書達禮,活波開朗,溫柔善良,和袁顯一樣深受陽縣百姓愛戴……
景運21年原本活波可愛的袁莉突然變得沉默寡言,不久后和縣令之子陳閻結為夫妻。(根據調查袁莉可能遭到陳閻的玷污,所以才會突然之間發生這么大的變化。)
景運22年原本身體健康的袁莉突然病故,經過暗中調查發現,袁莉尸體脖頸上有一道很深的淤青,懷疑是懸梁自盡或者是被人用繩索勒住脖頸窒息而亡。
另外,袁莉的尸體上有很多傷痕,通過查驗這些傷痕有新有舊,袁莉生前應該經常遭受毒打。
“景運21年袁莉疑似遭到陳閻玷污,為保住名聲所以被迫和陳閻結為夫妻,同年袁顯重新獲得啟用,當時的袁顯雖然沒有像以前那樣剛正不阿,但是依舊算是一個難得的好官。
景運22年袁莉病故(真實原因可能是自殺或者被人謀殺),同年袁顯開始黑化,逐漸成為陳遂的心腹。”
“袁莉身上有很多舊傷這些足以說明袁莉經常遭受陳閻的毒打,甚至袁莉有可能是死于陳閻之手。”
“但是如果是這樣的話,以縣令陳遂的老奸巨猾根本不可能讓袁顯看到袁莉的尸體,如果袁顯看到了的話現在尸體恐怕早都涼了。”
“難道是袁莉的死讓袁顯徹底黑化,所以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也不是不可能,善良的人因為巨大的悲痛徹底黑化,變成讓人膽寒的惡魔的事情也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