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經離體了,它們是怎么接收到我的指令的?”
“電磁波?還是別的?”
想到這,陳致也立馬設計了幾個實驗驗來驗證猜想,他先將未知物質命名為CZ-0。
拿出兩塊準備好的CZ-0玻片分寫上1顯和1肉,代表在顯微鏡的觀察中下達分解指令和在肉眼觀察中下達分解指令。
一分鐘后“1顯和1肉玻片上的CZ-0物質都接收到了分解指令成功分解。”
再準備好兩塊CZ-0玻片寫上編號,一個放在視線中,另一個用紙箱包裝密封好。
三分鐘后“兩個玻片中的CZ-0物質成功分解。”
“這和視線沒關系嗎?即使裝在紙箱中隔離著視線都能成功收到指令,這到底是什么東西?”
陳致這個實驗驗證的就是自己的視線會不會對指令有影響,實驗結果也很顯然,沒有關系。
并且下達的指令也很有針對性,兩個CZ-0玻片都在視野中,對其中一個玻片的CZ-0下達指令時,旁邊的玻片的CZ-0并不會跟著一起執行分解指令,看來他下達的分解指令定向性是很強的。
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在屏蔽電磁波的情況下,自己的指令還能否成功傳達。
他接下來找了一個小鐵盒,裝茶葉的那種鐵盒,清潔完畢后,用錫箔把CZ-0玻片完全包裹起來,用絕緣體墊起固定在鐵盒的中間的位置,保證不碰到鐵盒,蓋上鐵蓋,再用錫箔把鐵盒給完全的包裹上,不留一點間隙。
“分解。”
陳致對著鐵盒里的CZ-0玻片下達了分解指令,過了一會后,他才把這個被錫箔裹的嚴嚴實實的鐵盒拆開。
“咦!沒有分解?”
他拿出玻片,發現玻片上的CZ-0物質并沒有任何變化,觀察了幾秒后,他對著眼前玻片上的CZ-0物質下達了分解指令。
CZ-0物質就在他的眼前變了顏色瞬間分解了。
“既然能接受指令‘自殺’,那還能不能接收其他的指令?”陳致的腦海里瞬間閃過這個想法,想到就立馬干。
再拿出一塊CZ-0玻片,放在眼前看著:“三十秒后分解。”
陳致就這么用鑷子夾著玻片,眼睛眨都不眨的盯著它。
30、29……5、4、3、2、1。
倒計時30秒一過,玻片中的CZ-0即刻按時分解了。
“TM的,那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么!!”
“真不會是從空間通道中穿越過來的東西吧”
陳致看到這結果都忍不住的爆了粗口,那天晚上他看見面前突然憑空出現一個閃電球,接著便沒了意識,后面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他完全不知道。
消失在外界的手機,意識中的虛擬屏幕,還有從身體中提取出來的CZ-0。
CZ-0這東西是“活的”,現在就在他身上無處不在的活動著。
“能吸收能量,有活動能力,能接收電磁波,還能執行指令,這不是機器人是什么???”
“難道還能是納米級別的智慧生命不成?”
從自己身體中提取出來的這種物質簡直太超出他的預料了。
他現在沒有辦法觀察到CZ-0的具體情況,但是從自己的實驗結果來看,這東西和科學幻想中的納米機器人太像了。
既然都已經存在,那就必須接受,何況這是自己身上的物質,不接受都不行。
況且現在也沒發現對自己有什么壞處,反而得到“神”一樣的助力,好的不得了。
面對這樣的未知,陳致需要的是了解它,控制它,不能沉迷于它表面的強大而忽視背后的本質。
只要足夠了解它才能更好的控制它,他最害怕的不是未知,而是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