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小溪從來不是單行的小溪,有多少能力就該有多大的野心。
因為河伯標簽,外人便用河伯來稱呼賽琳娜的造型師,會所里的人也開始用這個名字來稱呼單小溪。這代表著單小溪慢慢開始有了影響力。
總之呢,元旦舞會不是單小溪的重點,需要她出手的是元旦之后的畫展。
元旦之后,伊菲斯爵士將在凱勒大酒店舉辦一場馬蒂斯作品展。展出的作品為他個人收藏和他從朋友那里借來的馬蒂斯作品。
馬蒂斯,歷史上著名的藝術家,前期作品以油畫為主,后期為剪紙。
單小溪最愛的是馬蒂斯對色彩的運用,濃郁、熱烈且迷人,時而繁復,時而簡約。在單小溪心中,馬蒂斯就是色彩運用大師。前世她曾深入研究過他的作品。
馬蒂斯喜歡使用跳脫的大色塊進行撞色,觀眾可能覺得這樣的顏色不夠日常,但組合在一起吸睛效果達到十分。
單小溪做撞色搭配的靈感深受馬蒂斯影響。
在這個世界,單小溪直到大學才接觸到馬蒂斯的作品。
也正是從這件事之后,單小溪才確定紅月世界與她的前世有相當一部分歷史是重合的。
沒有網絡沒有電視的世界,藝術品成為少數人才能享受的樂趣。
可想而知,這場馬蒂斯作品展對單小溪來說有多么珍貴。
為此,單小溪打破自己的傳統,向賽琳娜要了一張請柬。她將以河伯的名義去親眼見證這場馬蒂斯作品展。
所以,單小溪要親手為自己和賽琳娜制作造型。
首先是賽琳娜的造型,單小溪為她選了一條高奢大牌子深藍色絲絨半身裙,單小溪親手繪制圖案的絲巾和高奢大牌深紅色開衫。
為什么仍然選擇高奢大牌?
因為短時間內單小溪無法搞到高品質的材料制作冬裝。同時因為單小溪名氣不夠大,賽琳娜仍然需要用比較表象的奢侈品來標榜身價。
而那條絲巾才是單小溪出手的重點。
她采購了數條高定基礎款純色絲巾,以方便在上面作畫。
她將馬蒂斯幾幅著名的畫作進行融合,線條變型、顏色重新碰撞,使它們組合成新的一幅畫,并繪制在絲巾上。
藍色、綠色、紅色、黃色、橘色、克萊因藍、橘紅色、灰藍色、鵝黃色、桃紅色等等,眾多色彩在碰撞中漸變出另一種風格。
為了讓顏色達到最佳狀態,每繪制完一塊顏色必須馬上用特殊的藥水固定色彩。
廢掉了十多條絲巾,最終成了一條。成本核算下來,這條絲巾的價值比那兩件高奢加起來還貴。
最后一個步驟,單小溪在絲巾邊上縫上小小的“河伯”標簽。
這條絲巾將作為抹胸“穿”在賽琳娜身上。
這條絲巾就是賽琳娜造型的重心和全部,其他都不重要。
為了保證這條絲巾的“地位”,賽琳娜將不佩戴任何其他配飾,整體造型也用最簡單的長發披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