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她在奇跡畫廊上班,就算在狂歡節的日子里也得堅守崗位。她只在上下班時匆匆看過幾眼狂歡節的巡游隊伍。
天氣熱起來了,大約二十七八度的樣子。聽說三環最熱的時候是下個月,最高氣溫能有三十五六度。
感謝可以無限吹還不用交電費的太陽能空調。太陽能就是最吊的。
單小溪穿了一身黃藍格子短袖短褲,再加一頂黃色棒球帽,看上去像個假小子。
騎著自行車來到平民區集市。平民區集市就在二手市場旁邊。兩邊就隔著一片草坪。
最早,單小溪在亞當斯那里聽說了二手市場,并在那里淘到了好東西。后來,她有空就會到二手市場逛街,然后某次迷路走到了平民區集市,發現這里可以淘到意想不到的東西。
三環的平民區,生活著最底層的三環人。可他們的生活卻比四環的有錢人生活得還好。
平民區集市有點像前世鄉下趕集,賣什么東西的都有。從吃的到穿的,從玩具到古董,凡是能賣的全都有。
單小溪喜歡這種市井氣息。這種氛圍讓她想起前世。她還專門給平民區集市畫了一幅畫。
上個月她把那副畫送給了小馬。
小馬就是木籽棉派到烏托街14號保護大家的那位巡夜人。
他在上個月結束任務,搬離了烏托街。作為感謝他的禮物,單小溪把那副《平民區集市》裝裱后送給了他。
據后來木籽棉轉述,小馬很喜歡那副畫,轉手送給了他的父親。
能夠作為禮物被轉送,說明他們還是很認可那副畫的價值。
不過單小溪不認識小馬家的人,對這件事沒什么直觀感受。
給賽琳娜做狂歡節系列裙子,單小溪已經有點想法了。
夏天的裙子樣式不需要復雜,關鍵在圖案。色彩豐富,貼近生活的畫面,很適合手繪在裙子上。
單小溪喜歡這里,不僅是因為可以買到便宜又別出心裁的東西,更喜歡這里的氛圍。
她會觀察這里的人們,看他們的衣著和精神狀態,觀察那些市井之間的小細節。
她想把街角發生的一幕幕畫下來,畫在裙子上,畫在絲巾上,畫在發帶上,還可以畫在手包上。
這就是藝術。藝術來源于生活。
不要以為上流社會對平民生活的藝術不感興趣。
事實上,人們總喜歡在平庸中尋求刺激,在平凡中發現不菲,在痛苦中發掘激情。
單小溪被帽子店吸引,她買了幾頂草帽。其中一頂很淑女,像她前世戴過的帽子。
她提著帽子又走進一家服裝鋪子。
這家店是賣裙子的。好多女孩子走來走去挑裙子,又躲到角落拉起的簾子后面試衣服。
單小溪拿起一條裙子在鏡子前比劃。
她的手指仿佛不經意間觸碰左耳耳釘:“左邊有個戴帽子的男子,我好像看到他好幾次了,他是不是在跟蹤我?”
“那是個普通人。”木籽棉的聲音在單小溪腦海響起。
“我知道,”單小溪把裙子放下,又拿起另一條,“最近老是有這種感覺,老覺得有人在盯著我。”
“我知道了,你當心些。我記下這個人了,會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