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單品牌第一次制作成衣,整個工作室都很重視。就連麗薩都要在體驗店和工作室兩頭跑。李樂更是在學校里請了假,常駐在工作室了。
這次需要用到的布料比較多,染色都要單小溪親自動手。
單小溪索性讓林婷進了一批布料放在倉庫。她事先調配好染料,帶著李樂動手染了一批。
李樂還是比較吃苦耐勞地,很快就學得七七八八,之后單小溪就讓她專門負責給布料上色。單小溪在設計間隙會去查看。
文藝復興系列的設計稿是最快出來的。
仿絲巾的成本比冬季圍巾成本低了八成,所以第二期的定價比第一期低了一半。
第一期的圍巾只做了十套,脫銷太過嚴重。這一次單小溪計劃第二期先做二十套,之后看各花色銷售情況再加。
包袋系列采用了近似帆布質地的布料。圖案則是手繪的簡筆畫,有街景,有貓狗,有蝴蝶和花卉。
這個系列的圖形比較隨意,特點是簡單大方。重點仍然是配色,單小溪采用了點線撞色。采用的色系是比較亮眼的紅綠黃藍。
包袋的定價比仿絲巾低,價格區間在兩百到五百之間。
對于普通人來說,幾百塊買個布包可能會嫌貴。但在奢侈品牌來說,這個價位絕對是低價了。
如果是喜歡單品牌的人,平時買不起,但這個包包絕對可以買得起。
這個系列的包袋是單小溪專門為蘇茜那樣的下層白領設計的。價位來說,蘇茜買的起。設計的款式也是年輕女孩子喜歡的。
三個系列的裙裝,每個系列十二件。
單小溪打算全部使用立體剪裁。
在紅月世界,只有專業技術比較高的設計師會使用立體剪裁,所以基本上只有高定禮服才能看到立體剪裁。
但單小溪一直使用的都是立體剪裁的方式,只是以前她沒有做過成衣。她已經習慣了使用立體剪裁。
剪裁部分可以由單小溪帶著李樂完成,但縫紉不可能再由單小溪親手上了。
白金與代工廠訂好了協議。
考慮到立體剪裁縫紉時會比平面剪裁更復雜,單小溪給了工廠足夠的時間。又把李樂派到工廠盯生產,務必保證每一條裙子都沒有瑕疵。
產品是一批批制作出來的,單品牌沒有等所有系列都制作完成一起推出,而是什么做好了就推什么。
文藝復興系列第二期最早做好。
林婷聯系了關系最好的FUN時尚做了一期介紹,然后就把仿絲巾放進體驗店出售。
第二期不像第一期那樣限量限購,哪一款賣完就會補貨。仿絲巾做的都是大款,四季適用,可以放著慢慢賣。
之后是包袋。包袋連推廣都沒有做,直接放在體驗店上架了。最后是夏季連衣裙。每個月完成一批,做完了直接上架。
不是單小溪不重視推廣。主要是貨品太少,推廣做早了沒貨會更尷尬,而且容易被仿制。
當所有貨品都完成了第一批,時間已經到了五月底,正好來得及。
這時候就可以做推廣了。單小溪把推廣全都交給了白金和林婷,她則進入休息階段。
忙著做設計的時候,單小溪抽空又去了一趟二環,果然在夏爾那邊得到了“沒有進展”的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