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白澤也激動的上手刨,拿起一個最大的放手心,問周老頭:“老爺子,你們之前收貨的時候,都有這么大的嗎?”
“沒有,沒有,老三媳婦之前都沒施過肥料,而且在屋里種,光照不足,長的都只有雞蛋大小。跟這回的沒發比,這剛刨出來的明顯比較之前大。”周老頭也很激動,種了才三個月多,刨開里面居然這么大個。這一年都種的話。,那得收多少啊。
周老頭吩咐周大哥去拿筐,他跟邱白澤開心的把這些土豆都撿出來。他決定把所有土豆都刨開,這些個頭大部分都比雞蛋大,個別幾個會稍小一點,但也不會影響他們的熱情。
兩人拼命刨土,本來種子也不多,一刻鐘就都刨出來了,看著土里一個個黃色圓圓的小疙瘩,邱白澤激動不已,回去能跟世子交待了。才多少顆藤蔓,底下居然長了這么多。
大家一起都把土豆撿到框里去,然后過秤,十斤土豆種了二十五個平方,居然收了八十多斤。周老頭他們不會算,只知道就三個月,一點點地,一點點種子居然收了一大筐。
畝產是邱白澤估的,過了秤,他就在心里計算著它的產量,他也是驚訝到了,第一回聽說的時候就將信將疑,出于相信周成的原因,才沒有質疑,現在真的事實擺在眼前,他才敢真的相信,真的有種子居然畝產能達到千斤以上,這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裴繡也在心里算了一遍,這個產量在現代還算是低的,現在土豆畝產都能有四五千斤,古代勤施肥居然只能有兩千多斤,縮水了一半,可能是種子的原因,也可能是土地的原因。
邱白澤激動著,提議去把裴繡家種的也去刨掉,再計算一下產量,多算幾遍才能確定是否穩定產量真有這么多,他也好回話。
一伙人都嘩啦啦帶著秤去裴繡家,路上人家問起,只說來客人了,老三媳婦一人在家不好招待,我們上門幫忙招呼貴客。
大家都沉浸在賣筍干的喜悅當中,沒有特別留意他們,他們趁著大家沒有注意到時就轉移到后山坡了。
等到了后山坡,看到玉米,邱白澤也不急著馬上收土豆了,他圍著玉米轉了一圈又一圈,問裴繡:“這是周成上封信里面寫的玉米嗎,也是高產嗎?怎么看著跟那兩樣不一樣的?”
“我們也不清楚,去年沒地方種就沒安排,剛開春才一起種下去,沒想到長出來,居然是這么高的桿子,這上面還有一個個鼓包,周成猜測等這尾巴上的須須都變黑,應該就是成熟了,我們也不敢肯定,但是能肯定這會兒是絕對沒熟。”裴繡是知道怎么才是成熟的,半真半假的說道。
周老頭也圍著玉米看著,時不時捏一下玉米苞,也說:“這個應該還沒熟,每個須的顏色都不一樣,有的深,有的淺,應該就是變黑了就熟了,最近一段時間多觀察看看。”
邱白澤也點點頭,心里記著他們說的,等回去也好詳細的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