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紫燕笑道,“朝廷給了兩個月,看現在這個樣子,一個多月就差不多了。”
期限方面,方敬還是不擔心的。
朝廷三十萬大軍分三路,晉州,潞州和冀州各設置一個大營。
晉州和潞州差不多是在洛陽北邊,太原南邊。
突厥大軍若是想要從太原南下,這兩州便是首當其沖了,想要征討突厥大軍,這兩州自然就成了用兵前沿了。
至于冀州,在太原的東南方向,可以從東南邊往西北方向夾擊突厥大軍。
至于西邊,朝廷只是讓當地加強戒備。
之所以這樣,還是太原西邊那些州府往年也時常受到突厥的襲擾,經常被掠奪之下,地方沒什么財富。
想來突厥也不會再往西。
他們只會繼續往南或往東。
三州的大營各自屯兵十萬,三路聯手夾擊在太原城的二十萬大軍。
對于這種軍力分配,不少人是有異議的。
出兵的時候,必須要有主次,現在三路大軍人數一樣,一旦被突厥大軍找到機會就會被逐個擊破。
要知道突厥都是騎兵,來去如風。
當然,也有人認為,說是三路大軍,其實就是兩路。
晉州和潞州相鄰,可以算是一路大軍。
這里二十萬,在洛陽北邊,正對著太原城,算是大軍主力。
朝廷只是說將糧草送到大營,可并未說到底哪一座大營。
按照朝廷的意思,肯定是潞州大營了,因為此次北征元帥就在潞州大營。
也正是因為如此,方敬這邊才好鉆這個空子。
否則就算是走海運恐怕時間也不夠。
畢竟從滄州走陸路到潞州耗費的日子沒有一個月是不夠的,這么久,中途隨時可能發生意外。
方敬倒不會覺得自己將一百萬石糧草運到冀州,晉州和潞州就會缺糧。
單單洛陽這邊就囤積了不少的糧草,足夠大軍幾個月用度了。
相比較,冀州大營恐怕會是三個中最慘的一個,糧餉缺少。
“少爺,明天一早應該就能抵達冀州大營了。”紫燕說話的時候,將一個紙包遞給了方敬。
運糧這邊可謂是日夜兼程。
畢竟只是兩天兩夜的路程,大家熬熬就過去了,也就是深夜時分才會休息兩個時辰。
數十萬就駐扎在荒郊野外,滄州知府衙門,滄州武林衛千戶所都派出了人馬一路護衛。
“今晚更要警惕。”方敬說道。
他打開紙包,里面是三個饅頭,熱乎著,顯然是紫燕已經熱過了。
“奴婢明白,那些家伙想要耍花招的話,今晚就是他們最后的機會了。”紫燕說道。
夜黑風高自然是干壞事的最佳時機。
等到天色大亮,想要再動手就沒那么容易了。
方敬很清楚洛陽那邊肯定得到了消息,可得到了消息他們也無法做出及時的反應。
自己這邊兩天兩夜就能夠將糧草運到大營了,他們根本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