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鐵牛的一番科普中,曾繼總算是對古代騎兵作戰有了一定的了解。
簡單來說,古代騎兵,或者更準確點說是輕騎兵,他們的作用真的只是偵查與騷擾,決定一場勝負的關鍵不是騎兵,而是各種步兵。
騎兵面對步兵時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但極看重兵種的克制。
簡單來說,騎兵面對長槍兵,弓箭手時不僅完全沒有優勢,一味莽過去的話,絕對會死得很難看。
“射人先射馬”這個成語,就已經告訴了世人,對付騎兵的最好方法了。
當然了,騎兵身為古代戰場上的王者,也并沒有那么弱。
相對強大的機動性,可以讓騎兵將戰場的主動性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特別是馬弓手這個兵種的出現,就更是能將步兵玩死。
打個比方,兩軍對峙,一方是步兵,一方是騎兵。
那么騎兵的一方,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高機動性,圍著步兵的戰陣騷擾射擊,尋找戰陣的破綻。
步兵一方只能被動的射箭反擊,但由于騎兵的高機動性,命中率會很低。
一旦步兵戰陣被射得死傷過大,士氣下落,出現破綻之時,騎兵就會像一把利劍一樣,徑直插入敵陣,接下來就是血淋淋的屠殺了。
隋末唐初之所以東突厥才是軍事第一強國,就是靠著數十萬的馬弓手,他們在戰場上可進可退,只要指揮官不犯傻,一股腦莽過來的話,那么以步兵為主的隋唐軍隊,只能被動防御,完全無法掌握戰場的主動。
當然了,萬事萬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唐朝到了貞觀中期,軍事力量就已經超過東突厥了。
這里面除了東突厥自己內耗,以及天災等因素影響外,大唐軍隊裝備的提升,也是重中之中。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玄甲軍,也就是所謂的重裝騎兵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馬弓手至霸戰場的局面!
總而言之,在玄甲軍出場之前,輕騎兵的作用只是偵查與騷擾,而這兩項任務通常來說不需要騎兵去攻堅,自然對于馬蹬的需求也就沒那么大了。
當然了,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鐵太少了。
馬蹬這種東西可是需要承載騎士體重的,因此必須要用好鐵打造才行。
而隋唐時代的冶金水平很一般,好不容易煉出來的好鐵還要打造兵器與鎧甲呢,哪還剩余去打造馬蹬呀,所以雙邊馬蹬才沒有出現。
當然了,這也只是唐初,隨著玄甲軍在戰場上楊威,他們大多承擔的任務都是正面沖擊敵人的軍陣,這個時候就不得不裝備雙邊馬蹬了。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曾繼明白,王鐵牛找來的這個有單邊馬蹬的馬鞍,完全是看在焦縣一起同生共死的情份上才找來的,不然的話,大部分的馬鞍連單邊馬蹬都沒有,等于說,這個時代的馬蹬本身就是奢侈品。
不管怎么說,有了馬鞍與馬蹬之后,曾繼上馬的問題算是解決了,而在王鐵牛等人的指點下,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曾繼勉強能在馬背上掌握平衡了,當然前題是馬不走動的情況下。
一旦馬開始慢步走,他就會像喝多了的醉鬼一樣,開始在馬鞍上左搖右晃,一旦跑起來,那就會直接從馬背上滾下來,與馬場的土地來一次親密接觸。
在天色將黑之時,王鐵牛一臉沉重的拍了拍曾繼的肩膀。
“曾兄弟,你這個天賦實在是……總之你明天接著來吧,我有空一定會過來指點你,如果沒空我也會指派別的兄弟過來,總之你多備點金創藥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