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滿清騎兵最后的一戰,發生在北京通州的八里橋,在那一戰中,滿清這邊騎兵加步兵總計三萬余人,而英法聯軍是四千余人。
明明人數占優,但最終的結果卻是英法聯軍以死亡個位數的微小代價,徹底擊潰了滿清的三萬大軍,也徹底擊垮了滿清朝廷的脊梁骨。
雖然當時的滿清士兵早就不復他們祖先入關時的英勇,但其中還是有不清悍不畏死的猛人的。
可惜面對落后了一個時代的武器差距,再英勇的士兵也沒辦法獲勝。
眼前屈突通這支騎兵大隊,面臨的情況就與后世的滿清騎兵差不多。
他們很英勇,哪怕被包圍了也沒有投降,而是以人命換人命,想要打出一個口子突圍出去。
但很可惜,連弩的可怕之處在于,距離越近,殺傷力就越強,再加上超高的射速,對于目標過大的騎兵來說簡直就是噩夢。
特別是距離拉近到十米之內時,弩手們根本不用特意的去瞄準,只憑感覺去盲射都可以射中目標,這就進一步提升了射速,敵方騎兵死傷的速度也就更快。
再加上曾繼帶領著預備役殺到,戰斗的結局也就不難猜了。
最終,從敵方騎兵射出第一只箭,到最后一人被射落馬下,死在亂軍之中,前后加起來也不到一個時辰。
曾繼提著染滿鮮血的赤龍點鋼槊,打量尸橫遍野的戰場,也許是經歷了數次戰斗的緣故,也許是擁有武圣之體,總之現在的曾繼,對于血腥的場面已經沒什么排斥了。
“立刻打掃戰場,救治傷員,碰到沒咽氣的敵軍,不要猶豫,直接撲刀送他們上路!”
曾繼雖然很佩服這支到死都沒有投降的騎兵,但敵人就是敵人,那種為了救敵人而被對方反捅一刀的事情,絕對不能出現在他這里!
優待俘虜的確有助于收復人心,但那絕對不能建立在犧牲自家兄弟的基礎上。
就在曾繼這邊結束戰斗,打掃戰場之時,屈突通那邊的情況也并不樂觀。
唐軍其他幾路部隊雖然不像曾繼這樣,玩出了騷操作的戰壕。
可即便是用傳統的打法,裝備上的巨大優勢,還是讓唐軍占據了上風。
特別是在雙方步兵正面交手之后,那足以一刀連人帶甲一起斬斷的陌刀,以及厚實的鎧甲,簡直成了屈突通部的噩夢。
試想一下,你砍對方一刀,只能在對方的鎧甲下留下一條劃痕,哪怕你刀法精湛,砍中了沒有鎧甲保護的部位,也最多造成局部的受傷而已。
而反觀屈突通這邊的士兵,一旦被擊中,非死既殘!
就這,還是最好的情況,更讓屈突通感到震驚的是,唐軍士兵在中距離使用的弩。
八十米以內,不論是有甲還是沒甲,只要被射中,哪怕不死,也沒多少戰斗力了。
當屈突通的士兵們頂著連弩的壓力,好不容易沖過去肉搏時就會發現,自己身邊的兄弟已經死亡過半了,這還怎么打?
“將軍,唐軍的武器遠超咱們,再打下去恐怕會傷亡巨大的!”
屈突通當然也看到了,換成平時,他肯定會鳴金收兵,然后依靠城防戰與對方打消耗。
可現在他已經知道李淵入關了,用不了多久,長安周邊的鎮鄉就會被掃平。
如果他不能盡快突破潼關,支援長安的話,楊廣絕對饒不了他。
哪怕他不在乎楊廣,也要在乎自己的家人,屈突通的家眷現在就在長安城內,一旦長安被攻破,他就真的被逼上絕路了。
再退一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