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能在大唐開國階段成為第一戰神,靠的可不是天降隕石般的開掛,而是戰場上敏銳的洞察力,以及親自帶隊沖鋒的英勇之氣。
這也是后世那些皇帝無法模仿的原因,除了這些外,對于各種戰術戰法,李世民也是極為關注,如今在聽到弩陣營的戰損比后,自然對戰壕有了極大的好奇心。
不僅是他,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也非常好奇,他們的手下同樣裝備了大量連弩,其中長孫順德更是完全復刻了弩陣營,結果今天這一仗雖然打贏了,但也傷亡了上千人,面對的還只是步兵,單從戰果來說,根本無法與曾繼相提并論。
曾繼從來不會在戰術上藏私,在他看來,戰術不過是輔助戰斗的小聰明罷了,用得好了可以以少打多,沒用好時,甚至可能弄巧成拙。
以曾繼對于戰爭的理解,戰爭從來都是政治的延伸,沒有政治的支撐,再強的將軍,再優秀的軍隊最終也會被別人擊敗。
這種事情歷史上的例子太多了,最著名的就要屬楚漢爭霸時,劉邦與項羽兩人的軍隊對比了。
無論是單兵素質,還是將領的能力,項羽都甩劉邦八條街,甚至于消滅秦朝主力的也是項羽。
可結果卻是劉邦得了天下,原因是什么?就是因為項羽只會打仗,在政治這方面的頭腦幾乎為0.
劉邦在很多地方跟現如今的李淵很像,別人都是軍隊越打數量越少,可劉邦與李淵的部隊則是越打越多。
因為他們都很擅于收買人心,就拿李淵晉陽起兵,攻下河西郡那段時間來說。
為了收買人心,李淵在一天之內居然封了上千個散官,幾乎只要不是通緝犯,又沒有殘疾的人,找到李淵,李淵都會給他封個官。
這極大滿足了百姓的虛榮心,也贏得了民心,這樣做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李淵大軍所過之處,各路的義軍首領紛紛來投,總兵力也從剛開始的三萬,變成了十萬+
歷史上的劉邦也是如此,而反觀項羽則幾乎每一戰,都打得像背水一戰似的。
而且往往勝利之后,他時不時都會來一次屠城滅村,簡直就是個殺人魔王。
這樣的人哪怕再能打,再會帶兵,又怎么可能成為最終的王者?
所以說,戰爭是政治的延伸,很多時候,一場大戰還沒打,政治優勢的一方就已經獲得了勝利。
另外除了政治外,武器裝備的重要性在曾繼看來,權重也是要遠高于戰術的,正是擁有這樣的考慮,他才不把戰術看得太重,李世民一問,他就詳細說了出來,還借此給自己營造了一個無私,有大局觀的人設。
一眾武將在詳細聽取了戰壕的各種用法,以及變化后,心中都對曾繼產生了好感,哪怕是長孫順德也是如此。
可以說,要不是出于家族的考慮,他都想跟曾繼拜把子了。
李世民更別說了,曾繼嚴格來說算是他的家臣,而對于家臣來說,最優秀的品質就是對主家的無私與忠誠了。
如今一見曾繼絲毫留一手的意思都沒有,直接就將自己辛苦想出來的戰術傾囊相授,李世民連說了三聲“好”
“曾繼,你這個戰壕戰術非常優秀,在特殊的地型中使用,絕對能起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
曾繼笑了笑。
“二公子,這其實也沒什么,說到底靈感的源頭應該是三國時朝諸葛亮的八陣圖。”
“你連八陣圖都知道?!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