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也點頭稱是。
王鶴再問:
“你們和秦王聯手的事情,一共有多少人知道?”
曇宗想了想道:
“寺里除了我們十三個人之外,只有住持知道。秦王那邊就不清楚了。”
王鶴繼續問道:
“那寺里的武僧一共有多少人?我是說有一定的戰斗力的,沒有武功的不算在內。”
曇宗奇道:
“你問這個干什么?”
普惠倒是沒多想,直接回答道:
“我們這些師兄弟再加上弟子,不超過兩百人。”
王鶴問完了分析道:
“你們區區兩百個武僧,王仁則的部隊少說也有幾萬人馬吧?難道說你們可以以一敵千,還是以一敵萬?”
曇宗搖頭道:
“那不可能,我們也就比普通士兵強一些。再厲害的武功在千軍萬馬之下,也是無用武之地。何況王仁則除了有一隊親兵武藝了得之外,還網羅了一批武功高手為他賣命,我們頂多只能兌子。光憑我們少林和尚的力量,對整個戰事的局事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王鶴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道:
“那就是了,說明這些黑衣人并不是來打探少林寺和秦王聯手之事的,因為根本沒有這個必要。而且我懷疑他們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你們和秦王聯手了。”
曇宗見一段時間不見,“兒子”突然變得這么聰明了,事情分析的頭頭是道,不由得既是高興又是好奇,問道:
“那你說他們是來干什么的?”
普惠也認同了王鶴的觀點,期待地望著這個師侄。
王鶴微笑道:
“你們是在哪里發現這些黑衣人的?”
普惠答道:
“有幾個進了寺里,被當場擒獲了。這幾個是在后山發現的,我們聽到幾個弟子在追,一路跟蹤了過來。”
曇宗這時候也反應過來了:
“對啊,他們跑后山干什么?那里根本就沒有人在啊。打探消息不可能跑去那里,除非是別有所圖。”
普惠迷茫地道:
“別有所圖?圖什么?少林寺里最多的就只有經書了。”
王鶴試探地道:
“或許他們是在找寶藏。”
曇宗、普惠互相看了一眼,大為不解:
“寶藏?什么寶藏?”
王鶴哪兒知道啊,他只是看了任務上有提,不過他不動聲色地暗示提醒道:
“是不是有個傳說,說附近有一個古代皇帝埋藏的寶藏,如果找到了就發財了。”
曇宗進寺只有十來年時間,他并沒有聽過什么寶藏,而從小在少林寺的普惠回憶了一下,表示也是從來沒有聽說過寶藏之說。
兩個和尚回寺之后,王鶴有些失望,連土生土長的和尚都沒聽說過,自己上哪兒找寶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