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的要求倒是簡單,就是這段時間王鶴必須在寺里待著,白天練武,晚上念經,等待秦王派來的人到來的那一刻。
王鶴答應了,不過他需要先把羊趕回去,并且和牛二夫婦說一聲,為了增加說服力,老和尚派了一個和尚前往說明。
等挖寶藏的和尚跟著王鶴出了寺后,曇宗立即追問老和尚,為什么這么確認秦王一定會派人尋求幫助,去擒獲王仁則呢?
因為住持都答應了,曇宗無法反對,他只能寄托王鶴提出的第一個條件不會出現,那么第二個條件自然而然就不存在了。
面對曇宗的疑問,老和尚恨鐵不成鋼地道:
“你這還想不通?既然想不通,罰你去藏經閣抄閱經書三日,三日后再來告訴我你的答案。”
曇宗不敢反駁,只得悻悻接受,心里暗想自己被瞎胡鬧的狗蛋害慘了。然而他只抄了一天經書,秦王李世民派來的人就到了少林寺,果然和王鶴“猜想”的一樣,需要少林寺派高手助陣,和唐軍在轘州城的內線合力擒拿王仁則。
老和尚招集了幾個院的首座相商后,決定派十二大武僧外加王鶴,湊成13這個吉利的數字悄悄地進城。原本少林寺有十三大武僧,被排除在外的正是罰抄經書的曇宗。
然而在出發的時候曇宗得知了消息,用飛一般的速度跑出來,噗通一聲跪在老和尚面前,說等他回來后無論罰抄多少天的經書都行,但是這趟他必須前往。
老和尚沉吟片刻后將視線轉向王鶴:
“狗蛋你同意嗎?”
王鶴明白曇宗想隨同保護他的心思,但是他又不能明說并不需要他的保護。和尚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舔犢之心。于是王鶴只得點頭表示同意。
十三個武僧,加上王鶴,再加上兩個唐軍,一行十五人穿著黑衣,趁著夜色來到了轘州城外,等到后半夜時,在內線的接應下,順利進了城。
一行人換上了士兵的盔甲,手持長矛,往王仁則的官邸前進。那個姓趙的內應將領輕車熟路,引領眾人來到后門,讓輕功最好的武僧翻墻進去打暈了守夜的士兵后,打開了后門,留下兩個唐軍守門。
眾人進去之后,在找王仁則的途中出了個意外,一個光頭從一個房間推門出來,看到眾人后奇怪的問:
“你們在干什么?”
有一個武僧看到他是個光頭,腦子一時沒反應過來,小聲道:
“師弟,小點聲,你找到王仁則了嗎?”
王鶴一看不好,這個光頭正是反派禿鷹。
禿鷹馬反應過來了,大喝一聲“有刺客”后反身退回到了房內!
那個武僧之所以腦子短路,一是因為他平日多在寺內練武,對外面的世界了解不多,二是因為這年頭的和尚只是個光頭,并沒有戒疤,所以他將禿鷹誤認為是自家人了。
事實上戒疤是元朝才出現的,這是漢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種明顯的外在標志,現代人很多都誤認為凡是和尚都要燒戒疤的。在一些“唐宋時代”故事的電影或電視片里如電影《少林寺》,出現在銀幕或屏幕上的和尚們都煞有介事地“燒”上了戒疤,事實上都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