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文才鬧出了那么大的動靜,其實他心中很明白,這些事情都動搖不了他的根基。
他的根基是什么,在他看來不是皇帝的器重,而是自己的修為。不過在修為未成之前,忠義侯府就是他的根基所在,軍功勛貴就是他的靠山,只要根基不倒其他人就沒有那么容易打倒他。
他抓了安世耿一事確實是有些許多的勛貴前來討人,可是這些勛貴都是次一級的,最頂尖的那一撮人始終沒有任何的表態。
或者說,那最頂尖的一撮勛貴都是堅定跟隨著皇帝的腳步,哪怕有著什么私人的意見,也不會輕易有所舉動!
只要最頂尖的那一撮勛貴沒有表態,那么底下人即使鬧得再兇,也是無法動搖文才的地位。畢竟,軍功勛貴內部也不是十分團結的,各個小山頭林立,彼此之間的矛盾也是十分激烈。
這一點,曹達華跟文才說的十分明白,這也是文才為什么敢于對安家動手的原因。
掌握著槍桿子在手的人,永遠都是腰桿最硬的人!
不過文才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他將朱福叫了過來,將昨天晚上的事情大致地說了一遍,就連最后武康侯府的事情也沒有隱瞞。
因為,文才并不是說給朱福聽的,而是說給朱福后面的皇帝聽的。
對此,不但是朱福,就連皇帝心中也是心知肚明,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而已!
朱福聽完了文才的敘說后,也不隱瞞,匆匆地向著文才告辭,便向著皇宮去了。
皇帝也是急著想要知道真相,雖然他能夠從諸葛正我那里得知一些,可是畢竟不如文才本人說的詳細。而且,許多的隱秘也就只有文才本人清楚,神侯府只是臨時搬的援兵而已。
不過神侯府也不吃虧,這次文才大出血,將三成利益中的一成分潤給了神侯府,讓多年來都是虧空的神侯府總算是可以過一個肥年了!
單憑這點,神侯府的許多人對文才都是有著好感。
接下來的時間,文才沒有在做出什么舉動,因為他明白該他做的已經做的足夠了。如果還要繼續下去,那才是真正的危險,要是沒有皇帝在前面頂著他是無論如何不會繼續去趟雷的。
文才原本以為涉及到安家,還有著自己的心腹愛將,皇帝最起碼會有著幾分思索。可是沒有想到的是,下午還沒有到來,朱福已經拿著皇帝的密旨來見文才。
到了現在,朱福幾乎已經是完全不加掩飾,但是對待文才仍然是十分的恭敬。
文才看著朱福遞過來的密旨,神情有些詫異:“這么快,看來皇上盯上安家已經很久了?”
“皇上雖然對安家有所不滿,可是并沒有真正的下定決心,不過今天早上武康侯進宮了一趟。”朱福說道。
文才眉頭一挑,響鼓不用重錘,他瞬間明白了為什么皇帝如此果斷的原因。如果說之前皇帝還有著疑惑,那么武康侯進宮,反而讓皇帝真正地升起了殺機。
任是哪一個人都不愿意想到,自己的心腹居然是他人的間諜密探,尤其是對皇帝這樣的人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