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美一場重大的活動中,啞叔已經奄奄一息,疊樓的街坊通知阿美,卻因路途遙遠無法回來,只能在病床前放著投影直播。
阿美臨時改變活動流程,自己唱了一首珍藏許久但一直沒拿出來的歌《酒干倘賣無》……”
《搭錯車》,香港新藝城出品的灣灣電影,編劇是黃百鳴。
關系有點繞,簡單說一下,當時張艾嘉加入新藝城,任灣灣分公司的老總,《搭錯車》是開山作。
這部片在5個月內8度重映,傳到大陸也掀起了極大的風潮,后翻拍過三次。
莊周將各版本的內容綜合一下,鼓搗出一個8集的大綱。沒錯,8集,再長他就覺得拖沓了。
邏輯上做了些改動,比如酒干倘賣無,是句閩語,翻譯過來是“喝完酒的空瓶子賣不賣?”
原版是灣灣的,說閩語沒毛病,把背景挪到疊樓就得修改:啞叔是閩省人,和幾個閩省的街坊要好,無意中聊天,街坊就來了句“酒干倘賣無”。
阿美覺得有意思,就記下了,沒事就說。
故事俗且狗血,但家庭倫理劇的套路就是這樣,拍好了自然沒問題。魯一條看完,第一印象很接地氣,如今現實題材不多了,特效滿天飛。
但他有猶疑,問:“戲里會出現好幾首歌吧?”
“對,我弄了個小樣,先給你聽幾句。”
莊周直接放歌,《酒干倘賣無》什么威力?懂的都懂。
“好了好了!”
魯一條激動的不得了:“就沖你這歌,我豁出命來也幫你……”
“別說大話,我用不著你幫。
聽聽我的條件,藍星現在缺人手,無法自行制作。所以我們出劇本,出演員,歌由我的歌手唱,你們負責制作,一口價三百萬。”
這里拍影視劇,和2021拍特效大片、動畫片差不多。【虛擬三號】只是虛擬人的制作,能拍簡單的短片,真正的影視劇需要很多專業人員。
而虛擬演員的平均身價不高,技術成本也低,導致影視劇的整體成本都非常低。
莊周調查過行情,要三百萬差不多。
“劇本和歌手沒問題,但演員……”
魯一條試著商量,道:“反正也是新人,我們隨便創建一個就行吧,沒必要用特定的。”
“不,必須用我的演員,否則免談。”
“那你發給我看看。”
莊周發過去一位中年男子,其貌不揚,瘦長臉,細長小眼睛,道:“你可以叫他李雪建。”
魯一條表示得請示領導,研究研究,正想掛,莊周忽然道:“你認識部隊的吧?”
對方一愣:“認識啊!”
“那你幫我聯系下,我有首歌特別特別適合退伍放,免費白送。如果這事成了,《搭錯車》我再給你優惠!”
“那我試試吧。”
魯一條莫名其妙的掛了。
阿沅看完全程,道:“我忽然有點懂你說的‘輸出’了。”
“那你說說什么意思?”
“講不出來,反正我明白了。”
阿沅晃晃腦袋,小得意的樣子。
(冇了!問一下你們新書投資,是每天連更多少字算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