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導是吧?你好你好,我叫莊周。”
莊周自己湊過來,視頻通話,對方是個30多歲的男人,但據說在導演這行已經算前輩了。
“你好,有什么想法盡管說。”
“不敢不敢,我只是覺得這個片段,缺少一點生活感。就是不自然,表演也很夸張,比如……”
“莊總!”
張導打斷,語帶嘲諷:“你做的音樂我很喜歡,但對影視可能不太了解,你知不知道我們用什么程序制作影視劇的?”
“你知不知道我準備了多少素材?”
“你知不知道現在的素材庫包羅萬象,囊括了幾乎所有的必備要件?
男主角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是經過我們反復討論,才制作出目前能達到的最細致的效果……夸張?我想請教請教,怎么個夸張法?”
所謂素材庫,是一個付費的影視資源庫。
里面有各種各樣拍戲用的元素,會員可以用原版的,可以拿來修改,還能往里添加新的,不斷增加素材。
“……”
莊周聽了莫名沉默。
張導冷哼,見多了這種不知天高地厚就指手畫腳的家伙!
魯一條夾在中間很尷尬,忙著緩和:“張導,莊哥也是為了作品好。莊哥,張導是出了名的對戲嚴格要求,有口皆碑!”
“冒昧問一下……”
莊周忽道:“你的團隊平均年齡有35歲,不,有30歲么?”
“你什么意思?”
“再冒昧一下,你自己有孩子么?你親手抱過小嬰兒么?你給孩子喂過奶,換過尿布么?你知不知道初為人父,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他盯著對方,繼續加碼:“你知不知道什么叫表演層次!”
“你知不知道什么叫生活化!”
“你知不知道什么叫真實才能打動人!!!”
他突然明白點原因了。
地球的影視劇,一半取決于制作團隊,一半取決于演員本身。
關于一場戲,導演有自己的想法,演員也有自己的想法,互相碰撞、融合,最后出來的才叫精華。
演員身為一個人,比如讓他演一個收養棄嬰的父親,他會去觀察、收集,揣摩心理,通過自己的演技表達出來,是活生生的東西。
但這里不是,這里完全取決于導演。
導演的水準,決定了戲的水準,導演的人生閱歷,決定了戲的深刻程度……
“我告訴你什么叫生活化!”
“啞叔平時很愛干凈,不可能亂扔雜物。你還非得讓他抱孩子的時候,突然被東西絆一下,這叫戲劇感么?這叫狗血造作!
他一個大老爺們,啥也不懂就敢喂奶粉?
他隔壁就是有孩子的家庭,為什么不去求助?你有點生活常識么?奶粉沖完,上來就喂?你特么知不知道奶粉要用溫水沖啊,你表現出來了么?
而且我劇本里明明寫了,為什么不用?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表達方式也不同,啞叔是內斂的性格,通篇都要立住,你懂不懂什么叫眼神戲,內心戲?
你以為只要人緊張,就是急的亂轉,滿腦袋汗,手足無措?
特么的跟我講素材!
就算素材庫里有,你會用么?艸!”
莊周一頓噴,把所有人都嚇傻了,最后撂下一句:“要么換人,要么劇本拿回來,這活別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