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率穩中有升,前四集的平均收視已經沖到了1.028%,殺進黃金檔前四。
雖說一開始的目標群是疊樓,但城區的老頭老太太也愛看,一是對胃口,二是在戰后困難時期,有幾個沒在疊樓住過?
只是現在條件好了,在城區呆久了,很多人都長了通天紋。
天海臺及時買了幾個熱搜,在社交平臺上也發酵起來,引起了一些主流媒體關注。
從第三集開始,阿美就長大了。
細致又不繁冗的描述一位少女的青春期生活,她會為啞叔的工作而感到自卑,但看到啞叔辛苦的樣子又十分心疼。
阿明學習不好,和自己仍然親近,但思想上已經越來越遠。阿美成績突出,極具音樂天賦,老師鼓勵她考音樂學院,當個作曲家。
可學費昂貴,阿美不忍啞叔辛苦,自己偷偷去打工。
其實啞叔已經被老師找過,心知肚明,也瞞著阿美偷偷去兼職。父女倆互相隱瞞,互相關愛,也同樣有代溝和爭吵……這些都拍的細膩溫柔,一點點感染著觀眾。
原版《搭錯車》,滿嫂才是最慘的。
老公淹死了,弟弟燒死了,兒子后來也砸死了,宛如《活著》里的福貴。但這種慘就有點刻意,為了慘而慘。
莊周沒那么殘忍,給她留全了一個兒子。
阿美在打工時,遇到了自己的親生父親,父女相認。父親表示可以滿足她的一切,但要和啞叔斷絕關系,離開疊樓。
阿美拒絕了。
親爹雖然勢利,卻也有幾分人性,他來找啞叔,闡述厲害,同意阿美不斷絕關系,但要搬去城里與自己生活。
啞叔為了阿美前途,也在規勸。
而阿美的想法是,自己賺了錢可以給啞叔在城里買大房子,遂答應了。
她上了最好的音樂學院,認識了新朋友和優秀的男生,仿佛和以前的生活越來越遠。她寫了幾首歌,很快小有名氣。
莊周趁機推歌,除了原版有的《請跟我來》《一樣的月光》,還夾雜了一些私貨,比如《祈禱》。
王韻嬋、王杰演唱,翻唱的RB歌。
“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啊,多少祈禱在心中,讓大家看不到失敗,叫成功永遠在……”
網友又喜聞樂見:
“只有我一個人是沖著插曲才看劇的么?”
“不,你不是一個人!”
“這歌不錯啊,就是MV有點長,45分鐘呢!”
“這是什么神仙劇啊,我30后都看的津津有味!”
等到5-6集,尤其第6集結尾時。
阿美已經是天才美少女作曲家,在天海舉行新歌慶功宴。
啞叔穿上了一輩子唯一的一套西裝,自行去參加,卻讓經紀人找保安拖了出去,一個只會用破酒瓶敲“酒干倘賣無”的啞巴,怎么配做明星的父親?
觀眾是上帝視角,很容易噴阿美白眼狼。
其實只是一種常見的矛盾與無奈,兒時的玩伴遠去,身旁的人不再熟悉,不管是求學還是工作,離開家鄉,在種種社會規則下為生活打拼……
收視率飆到了1.370%,沖到前三甲!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