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杯!”
京城的一間私人俱樂部,張佳振做東,請現存的港圈勢力聚會。
明面上沒幾個人了,徐克、王晶、林超賢、劉偉強四大金剛,另有所謂的新生代導演曾國祥。
曾國祥是曾志偉的兒子,拍過《七月與安生》《少年的你》,奈飛版《三體》請他來執導第一集,據說是想為全劇奠定基調。
曾幾何時,香港導演縱橫三地。
現如今,吳宇森已經沒戲拍了,陳嘉上混不上大制作,杜琪峰半退隱,周星馳和陳可辛出片率太低,爾冬升老年文青不合群,許鞍華是玩文藝的,王家衛更指望不上……
至于黃百鳴、高志森、劉鎮偉、關錦鵬之類,要么退休,要么窩在香港拍本土片。
所以挑挑揀揀,也就這五個人還能在內地占據一些不錯的資源。
張佳振眼見當前,既哀傷又興奮,道:“《新僵尸先生》開門紅,除了在內地和香港發行,還能賣到臺灣和東南亞,那是我們以前的主要市場。
不過好萊塢攻陷全球,當地的影視產業也有不小的發展,再度占領的機會很小,所以眼光還是要放在內地。
這種類型的作品,觀眾第一次見英叔,覺得新奇,第二次也新奇,第三次第四次就煩了。
把握好分寸,定期推出新面孔,每次至少要有一位重量級,像英叔和祖賢的搭配就非常不錯。
內地的一些資方是朋友,一些是對手,對手們也在準備新類型作品,很快就會打擂臺。
但我們約定在先,斗歸斗,不要挑起兩地矛盾,全部打上華語明星的標簽,畢竟現在沒有香港,只有大灣區了。”
張佳振三言兩語講明了重點,余人皆點頭稱是。
他又道:“我們出片要快,隔幾個月就要有一部新作,或者網大,或者院線,院線一定要做的。
拿出你們的本事來,以后除了內地的主旋律電影都不要接了,余下的精力要放在新類型作品上。”
幾人又點頭稱是。
前文講過,港圈抱團不僅僅是什么團結,而是幾十年來形成的明星、導演、電影公司、黑澀會、資本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
猶如老樹纏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槍火》開篇就講:“一天是社團的人,一輩子都會是。就算你金盆洗手,只要社團需要你,你都不可以拒絕,因為可能有一天,是你需要社團呢。除非你混不出名堂,又沒有仇家,那就可以撤底擺脫社團了……”
將社團換成港圈,就是這個意思。
吃吃喝喝,席間聊的都是AI換臉,忽有人問:“張先生,奇跡時代的技術這么高明,現在還是全資股份,沒接受任何融資?”
“沒有。”
“那大家能容他?”
“姓莊的還算機靈,沒有吃獨食,邀請大家一起賺錢。初期還好,如果能帶來更大的利潤,難免沒有人動心思。”
“就是,憑什么他一個人把持啊?不知從哪兒鉆出來的家伙,狗屎運有了兩手技術,就覺得自己能呼風喚雨……”
這人嗤笑,貌似有點喝多,開始胡咧咧。
張佳振心中不喜,但依舊紳士得體,畢竟都是一伙的,而他抿了口酒,問身側的徐克:“上次找你去,是談《蜀山》?”
“對。要做很大的一部,有劇集有電影,像漫威宇宙那種。”
“心氣很好,就怕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