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是奈飛的中國代表,孫茂賢先生,下面請他給大家講一講。”
莊周說完開場,就把孫茂賢推了出去。
眾人愣,奈飛代表怎么在這兒,還要講話?
孫茂賢也是見過大場面的,坦然自若,先提了個問題:“看過《彌留之國的愛麗絲》的舉手?”
刷刷!
六個人舉起了手。
“看過《魷魚游戲》的舉手?”
刷刷!
八個人全舉起了手。
《彌留之國的愛麗絲》是日本的一部漫畫,被奈飛拍成了電視劇。主角和伙伴突然進入了一個無法解釋的神秘游戲世界,通過關卡才能活下來,通不過只有死亡。
《魷魚游戲》是韓國的一部同類型電視劇,也是奈飛投資。
但沒有神秘力量,而是資本家為了取樂搞的一場真人秀。找了幾百個債務纏身,生活無望的人參加,闖過6關就能得到456億韓元的獎金。
“《魷魚游戲》在北美、韓國、日本、新加坡、泰國、德、英等20個國家地區拿下日榜第一。在此之前,從未有韓劇登上過美國收看榜首位。
不僅如此,它已經成為了奈飛史上收視最高的劇集!”
“可我沒覺得多好啊?”
一人不服,道:“不過是《賭博默示錄》+《大逃殺》+《饑餓游戲》,七拼八湊,結局潦草,男主毫不討喜。”
“沒錯,它是七拼八湊,但為什么能湊出這樣的成績?這不僅僅是韓國、美國觀眾支持,是總收視!”
“……”
這人不說話了,但另一人道:“因為爽,用我們寫網文的話說,就是節奏緊湊,爽點密集,讓人欲罷不能。”
孫茂賢樂了,看了眼莊周,意思是:你招的果然是人才。
“我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吧。
《魷魚游戲》的導演、演員是韓國人,制作團隊卻是全球最頂尖的人才。
所謂的七拼八湊,實際是摸透了觀眾的爽點,比如大逃殺背景、生存類無限流、解謎推理、人性大考驗、大尺度和快節奏等等。
正如剛才那位所說,讓人欲罷不能。
第二是時機,疫情時代大眾普遍生活壓抑,就需要刺激的內容完成情感代償。隨著喪尸題材的同質化,“生存大逃殺”類型又重新成為爆款挖掘機。
爆款,是潮汐往返,你方唱罷我登場。
第三是簡單直接的闖關設置。
此類作品的一大看點,就是如何設計出精妙的游戲關卡。的確有人喜歡燒腦類的關卡,但相對大眾來說,簡單直接才更觸動G點。
就像《魷魚游戲》的第一關,123木頭人,誰會看不懂呢?
第四是所謂的人性拷問,俗套卻不可欠缺,大家見的多了,我就不講了。
第五是沉浸式體驗,觀眾就像里面的資本家一樣,躺在床上喝著飲料刷著手機,觀看一場別人的生存游戲,并由此感慨人性的復雜與難測。
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剛才那位已經說了,我不再重復。
從內容趨勢上看,這類能滿足觀眾爽感,提供像過山車一樣刺激感的劇集,在未來幾年內都會是全球熱劇的爆款常客。
那么,我下面要提問,為什么偏偏是韓國?”
孫茂賢看著底下的8個人,道:“為什么《魷魚游戲》誕生在韓國?或者說,為什么把背景放在韓國,觀眾才覺得更加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