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地打,別辜負了西軍英雄的美名!”
趙樞的話讓西軍眾人聽得心中都是暖暖的。
西軍是大宋唯一一支能打的軍隊,不管對付何處的強敵,最后的解決方案都是上西軍。
可之前趙樞沒有用。
他去兩浙自募軍隊,一波就推平了方臘,戰斗中展現出來的氣度讓金人都佩服。
當時的童貫已經在西軍之中連連造謠,聲稱趙樞已經放棄了西軍,西軍的將門即將不保。
唯一的辦法就是養寇自重,讓西夏一直殺不完剿不滅,這才能保持西北的將門越來越強,勢力越來越大。
當時,西軍之中有不少人都接受了童貫的觀點。
尤其是保信軍節度使、馬軍副都指揮使劉延慶更是對童貫的建議表示堅決支持。
趙樞到來之前,李綱令種師道備戰準備北伐,駐扎麟州的劉延慶一看這次進攻估計不帶自己玩,立刻派兒子劉光世來種師道軍中陰陽怪氣,表示西軍眾將應該團結起來拒絕趙樞的指揮,保證西軍能不斷從西夏取得利益。
劉延慶甚至認為,這幾年西軍將門通過努力已經漸漸模糊了文武的差別,蔭官也漸漸在朝中逐漸抬起頭來,只要西夏一直不滅,他們始終能占據大宋一年六七成的收入。
如果西夏被消滅,大宋一定會把戰略重心轉移到燕云,到時候他們還想像今日一樣取得重要的地位就是做夢了。
劉延慶的判斷非常有道理,
西軍中有不少人都被他說服,認為這一仗可以繼續前進,但決不能攻破靈州。
半死不活的西夏才是最好的西夏。
現在,手捧趙樞的佩劍,種師道的呼吸從最開始的急促開始逐漸變得穩定,
大宋雖然輕視武將,但武將在不搶奪文官利益的時候,還是能獲得不小的利益。
種家世代將門,已經深深根植在了這片土地上,他們祖祖輩輩的夢想就是消滅強敵,讓以文立國的大宋留下武將輝煌的名字。
之前沒有機會,而現在……
最好的機會就在眼前。
如果放棄了這么好的機會,那只能說明大宋的武將確實都是一群爛泥扶不上墻的東西。
看著韓世忠,看著吳玠、看著更多的西夏軍士,種師道心中感慨萬千。
我老了,可他們還年輕。
以后,他們會有更好的機會。
·
趙樞也已經提前偵知了童貫的謀劃。
童貫這幾年在西軍著實弄出了不少名不副實的將官,更壓制了不少人的上進之路。
之前叫張叔夜前來從西軍中選拔人才只是個開始,趙樞以種師道為帥,卻也沒有把所有的希望都壓在這位老將的身上。
韓世忠、劉錡、吳玠兄弟和一群年輕的西軍將士才是大宋的未來。
這次作戰,就是西軍新老交替,更新換代的時候。
早就該掃除這個彈丸小國了。
看著眾人斗志昂揚的眼神,趙樞重新恢復一臉冷峻,大喝道:
“出兵!消滅夏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