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趙樞馬上是要當皇帝的人,自然不缺這些東西。
蔡京回家之后,蔡攸將蔡京府上的不少珍玩送給趙樞,又打了不少家具,現在趙樞府上比之前還華貴幾分。
趙樞好奇地問邢秉懿和方百花在做什么,邢秉懿非常認真地道:
“這府中事物都是全新的,再過三個月大王就要搬進宮中,我和姐姐要清點一番,這些丟了可惜,也一起搬進去吧。”
邢秉懿和方百花都知道新皇登基后面臨的情況沒有想象中的這么順利,
現在談不上清平盛世,趙樞在外征戰四處都要用錢,兩人一直深感無法給趙樞提供什么幫助,也只能從這種細枝末節入手。
這已經讓趙樞足夠感慨。
回到開封終于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陪伴自己的二位夫人,只是不知道什么時候又要別離。
“大王,下次若是再去北邊,妾愿跟隨大王,也好有個照應。”
邢秉懿現在跟開封府中的貴女交際已經有了不少心得,能給趙樞提供不錯的助力。
可以后當了皇后,這項技能就不太好施展,兩人猜到趙樞日后肯定還要北上再戰,也不愿留在宮中跟趙樞相隔萬里。
方百花快人快語,道:
“夫君要當皇帝了,不如遷都去燕京,到時再有作戰,我也能隨護衛夫君左右。”
邢秉懿在身側連連擺手,示意方百花不要隨意說話。
后宮干政是大宋的大忌,而且大宋定都開封府主要是因為此地漕運方便,因此可以將江南的糧食貨物源源不斷輸送到北方,因此能供養一座人口超過百萬的大都市。
而且當年太宗是堅決反對遷都的領頭人物,現在外面已經有風言風語說趙樞不是太宗的子孫,如果趙樞一登基就隨便改革太宗當年定下的“在德不在險”,說不定又是一樁不小的麻煩。
方百花無奈地點點頭,也只能暗自嘆息。
聽說方臘和之前的一群兄弟都在征戰,還立下了不少功勛,她自己在這安靜做個貴人,是怎么都不能習慣。
趙樞嘿嘿一笑,將兩位夫人都攬在懷中,溫和地道:
“夫人所言無不道理。
金人之事斷不能三兩年之內解決,這北邊的戰事總要有個化解之法。
為夫之前就想過要修一條大運河,貫通南北,再以天子守國門,君王……呃……”
趙樞不自覺地就念出了天子守國門這句話,頓時一怔。
大宋收復燕云,可未來的大敵始終還在北方。
金國不是兩三年就能消滅的,就算消滅了金國,草原上還有一個更強大、更恐怖的敵人。
以前大宋沒有燕云,被迫待在黃河以南,北邊的防御早就松弛。
遼國如果不是后代不思進取,趁著大宋與西夏激戰正酣時突然南下,高陽關一帶松弛的防線根本不可能頂得住。
如果皇帝遷移過去又不一樣。
盡管禁軍逐漸腐化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可國都在最前線,投入指揮都比后方靈活太多。
他之前就已經在琢磨通過海運運糧以及將大運河通向北邊之事,今天正好在討論年號,他隨口的一句話,正好想到一件事。
對了,本王也是燕王。
“夫人以為,我定年號為‘永樂’如何?”
邢秉懿凝思片刻道:
“不知永樂出自何處?”
趙樞哈哈笑道:
“不知道,本王隨口起的。嗯,天下人永遠快樂,如何?”
邢秉懿溫婉地一笑:
“妾身哪里懂這些?姐姐以為如何?”
方百花怔怔地看著趙樞,雙目中淚光盈盈。
永樂是方臘起義時定下的年號。
眾人當時沒什么文化,陳箍桶說以后平定天下,要讓天下百姓喜樂。
只是方臘起義轉瞬就被趙樞消滅,這個年號除了方臘、陳箍桶、方百花等核心人物,別人還真不太知道。
沒想到,她居然又在趙樞身邊聽到了這個詞。
“妾身以為,永樂甚好!”
趙樞哈哈大笑,意氣風發地道:
“好,永樂就永樂。
我這個燕王,還是要順應天命啊。”